第124章修成正果

 陆渊进去,发现军营还挺大。

  校场、营房、食堂、议事厅、武库等等机构,全都应有尽有。

  虽然环境是比不上武冈县的豪宅军营,但也算不上差了,将士们都是苦日子过来的,对此没什么不满。

  在校场进行了一次点阅,看了下军心士气,确定没什么变化后,陆渊才放心离开。

  走前他点了二十人的亲兵,带回了自己的宅邸。

  这一年多来,陆渊虽然大部分时间不管事,但对军队的培养,还是上了点心的。

  之前在军队中收记名弟子的时候,虽然他淘汰了大部分不合格的人。但对于这些被淘汰的人,却也不是全都放弃。

  其中一些佼佼者,陆渊还是挑选了出来,组建了一支五十人左右的亲兵队。

  这支亲兵队都是十六到二十的年纪,可塑性较强,还都擅长神射,是很好的苗子。

  对于这支负责保卫自己的亲兵,他也是传下了武功的。不过不是流云掌,而是先前在武冈县城缴获的一些杂牌武功,三流货色。

  但哪怕是三流,对于这些猎人出身的亲兵来说,也已经是难得的机遇了。

  故人人都练得很是认真勤奋。

  再加上陆渊也舍得给他们花钱,每月花一百两银子购买药材,给亲兵们辅助练功,打熬身体。

  如今一年多时间下来,这五十名亲兵已经人人练出了内力。虽然也只是练出了内力,连一条经脉都没打通,属于不入流的不入流。

  但别管再怎么不入流,有内力,那就是比没内力强。

  有着五十名擅长神射、又有内力的亲兵在,哪怕是一位二流高手,被他们给围住了,那也只能饮恨箭下。

  而若是等这些亲兵都成长为三流武者,那么五十人组成箭阵,就算碰到了单人成军的一流高手,虽然依旧还打不赢,但也能牵制一二了。

  不过想等他们成为三流武者,最少也要七年之后了,时间还是太长。

  现如今,这些亲兵还是派不上大用场。

  这一批亲兵,其实也是陆渊准备的又一个底牌后手。

  不管是拿来护卫自身,还是带着他们去越货杀人,那都是强有力的辅助。

  “亲兵的人还是太少了,如今我已经是指挥使,可以管千人大军。等过些天,就派人去招兵,把缺额的六百人招满。

  到时从新人里再挑五十人出来,组成一支百人亲兵。

  到时传下武功,培养个一两年,就算每个亲兵实力低弱,但百人结阵,也能发挥些许作用了。”

  回去路上,陆渊筹备着计划。

  招兵是肯定要招兵的,毕竟有着编制,那自然是要填满的。

  但如今到了府城,他虽然是武官之首,但在城里也只能排第三。

  如今城中做主的,是那位崔知府。

  陆渊想要招六百人,那就等于一年多了两万两银子的开支。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所以什么时候招,能招多少,要不要招,这些还得跟知府大人商量着来。

  想要像在武冈县那般,自己说什么,孙思文就同意什么,是不可能了。

  除非你自己出钱招兵,那自然没人说话。

  但如今陆渊每月为了买药炼丹,就要花去海量银子,那就跟个无底洞一样,仿佛永远填不满。

  为此还不惜挪用了孙思文用来犒军的五千两银子,如今又怎么可能拿出银子来给朝廷养兵?

  “唉,官场,麻烦。”

  一想到那些人情世故,陆渊便有些头痛,索性也不想了。

  反正兵是朝廷的,满不满额都与他无关。要不要招兵,还是等知府那边来催再说吧。

  摸鱼上班的日子,其实也挺不错的。

  ……BiquPai.CoM

  陆渊这边在摸着鱼上班,孙思文那边就没这么轻松了。

  作为知府的副手,他每日都需要帮着知府,处理府内的各种事务。

  而崔知府又是个想干事、能干事、也会干事的。

  如今又在忙着改革。

  那府里的各种事务堆起来,公文就像小山那么高。

  有时明明处理了一批,结果转头又搬来了更多一批,仿佛忙得没有尽头一样。

  这才做了几天,原本还精气饱满的孙司马,人就变得面色发黄,神情疲惫了。

  一副没休息好,劳累过度的样子。

  不过虽然累的都没个人样了,但孙思文的办事能力还是很高的。

  在他的协助之下,崔知府处理公文的速度,明显比以往高了许多。

  而且在处理一些疑难问题的时候,孙思文也能给到不少有用的建议,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