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观望风向

子喜意,却怎么也掩饰不住的。

  嘴上是这么说,但怎么说,这也是第一呀。

  名头上的东西,他倒是不怎么看重。可如今这个临时第一所能带来的好处,却是让人重视的。

  最简单的一点。

  以陆渊如今的实力,再加上他手中握有的一千精兵,甚至把那上万乡勇也算上。

  此等实力,只要他想,那么洞庭境内除了五毒教外,没有任何一家江湖门派能够抵抗。

  “我先前所想过的,效彷李雄直接来个收刮郡内,此时其实就已经有条件可以实行了。

  不过无缘无故围攻江湖门派,还是没有名分,容易招来他人敌对,留下隐患。

  或许要再等一等,看看有哪家江湖门派会坐不住,站出来跟着五毒教一起造反。

  那时就可背靠朝廷,直接以大义名分,行平叛之事。到时既有功劳,也能趁机收刮那些反叛分子。

  一举两得,岂不美哉。”

  陆渊可不觉得,那些江湖门派,都是些老实货色。

  在这乱世之中,可从不缺野心分子。

  就连他这般稳健的人,在看到李雄的成功后,都差点生出了效彷的念头。

  ….其他寿数区区百年的短命种,在生命有限的情况下,那就更不用说了。

  估计要不了多久,只要看到朝廷颓势稍显,地方各府县就会战火纷起,一片反旗了。

  到那时,这些反贼,就将会是陆渊晋级先天的道路上,所汲取的养料和垫脚石。

  ……

  对于局势已有了大致的推断,陆渊自然也就按自己的计划,执行下去了。

  想要镇压那些即将出现的反贼,就必然要掌握足够的力量。

  而力量有两种。

  一种是自身的力量,一种是集体的力量。

  自身的力量,陆渊差不多快走到了极限,在没有下一步功法前,他是无法进步太多了。

  但集体的力量,这里面可操纵的就太多了。

  虽然按制,一府之地只能养兵一千。地方官府不能超越,不然就是拥兵自重,怀有反心。新笔趣阁

  陆渊如今还打算借着大越这杆虎旗,而且朝廷如今的实力其实也确实挺强的,自然不想在这种原则上的事情上犯错误,引来朝廷的针对。

  所以让他扩军,这自然是不敢的。

  但一千兵马的限额,这只是府兵的编制,并不包含更下一级的县兵。

  邵阳府是有十县之地的,这其中每个县都有员额一百的县兵编制。

  不管是县兵,还是府兵,本质上都是属于正规军,由朝廷发饷的。与那些临时征召的乡勇,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所以在请示了崔长青之后,得了这位知府大人的同意,陆渊就大笔一挥,下令地方各县,所有县兵即刻往府城聚集,准备参与这次救援新化县的战事。

  只等这些地方县兵到来,那么算上他手中的一千府兵,便可集齐一千九百的精锐之师了。

  到时再从乡里面挑些武艺稍好的,凑出个五千大军,完全不在话下。

  有此大军,再有陆渊这位一流高手坐镇,哪怕先天高手来了,其实也未必不能与对方过一过手。

  也正是有这种雄厚的实力,所以在这动乱的时分,他才敢小小的出格一下。

  命令传达下去了。

  因为传令的时候,府城还派出了府衙的官员作为监督,所以地方上的那些县府,办事的效率顿时奇高。

  对于调遣县兵,还有县内精锐乡勇的命令,执行的相当快。

  不过五天时间,除了正在被围的新化县外,来自其它九县的县兵乡勇们,已经汇聚到了府城。

  然而等这些人到了之后,陆渊这才发现,那九县原本该有一百的县兵,竟然没几个足额满员。

  稍微好一点的县,如同他曾经任职过的武冈县,倒是能有那么七八十个能战县兵。而其它一些武备荒疏的县城,那便是只能凑出二三十个,有那么点勇力的县兵了。

  如此一点检下来,原本应有九百的县兵,最终只实到五百人。

  而这五百人内,甚至还有两百多人不合格的,武艺甚至还比不过那些临时征召的乡勇。

  ….见此情况,陆渊自然大怒。

  他可是把这些兵马,当作自己的盾牌了。就指着遇到危险的时候,能靠着人多挡一挡,耗死那些敌人。

  眼下盾牌出现了破绽,保命的手段可能有隐患,自然是愤怒无比。

  指挥使一怒,自然让整个大军都震了三震。

  陆渊直接下令,把那些不合格的县兵,通通裁撤,遣散出去。

  这些平日里就知道欺压百姓,拼起命来就闻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