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收权兼并

  陆渊率军抵达之后,原本还有些骚动的贼军,瞬间就安静了。

  原本官兵只有三千,贼兵靠着自己两万大军的数量,还敢尝试着出战围攻。

  可如今一万五千精锐大军到来,若是再算上常宁县本地的官兵,那就是过两万众了。

  只论兵马数量,官兵就不比贼兵少,甚至还要更多。

  毕竟这次贼兵损兵五千,如此大的损失,已经令他们的兵马人数,变得不足两万了。

  不过打了这么一场,时间也到了下午,眼看着天黑了,陆渊也没心思和那些贼人继续打。

  在派出轻骑清理完战场的溃逃贼兵后,便下令安营扎寨。

  然后派出使者,去通知县城和县城外两个官兵营寨的主官,让他们来见自己。

  陆渊手底下的军队都是久经训练的。

  这种训练不仅仅指战争杀敌的技艺,更是指其它各项军事技能,比如安营扎寨、开山斫路等等。

  扎营的命令传下去,在有着随军材料的情况下,不过一个时辰,便搭建起了一个简陋的营寨。

  然后只要再花点时间加固,便可建立起一个坚固的堡寨。

  而这个时候,派去县城和其它两个官兵营寨传令的使者,也带着五个人回来了。

  “末将衡阳府指挥使朱安国,见过奋武将军。”

  “下官常宁县令段冬凌,见过将军。”

  “末将衡山校尉罗世,见过将军。”

  “末将茶陵校尉许离,见过将军。”

  “末将攸县校尉杨运聪,见过将军。”

  这些人一进大帐,便齐齐行礼。

  陆渊这时正在处理军务大军出征,有些事情不是说撒手就能撒手的,很多事情都需要他这个主帅把关,根本推脱不了。

  这时听到动静,放下了手中今日将士的功绩奖赏名单,抬头望去。

  只见五个人中,四个军官打扮,一个文官打扮,彼此身份一目了然。

  如今过去好些年,当初那位重点抓科举的县令,如今早就不知调到哪里了。现任的常宁县令,这个新调来的,陆渊并不认识。

  倒是衡阳府的指挥使,因为先前有过一次配合,陆渊与对方倒是熟悉。

  至于那三个校尉,就真的完全不认识了。

  分辨了下下面人的身份,陆渊收回心思,然后才对着众人道:“诸位起身吧。”

  “是。”

  听到吩咐,下方五人这才起身。

  等他们起来之后,陆渊视线在五人身上不断游移,但却没有说话。这副姿态,顿时给了这些人巨大的压力。

  但将军并没开口,这些人也不敢冒然说话,只是在心中暗暗打鼓,猜想该不是这位奋武将军,对自己这些人的战场表现,有着不满吧?

  毕竟刚刚对方先锋和贼军大战,他们这些人却缩在城中营寨内,连派兵支援协助的动静都没有。

  别人来帮你,你却坐观别人和自己的仇人打生打死,一点忙都不帮,这确实有点说不过去。

  ….一念至此,几人心中都有些忐忑。

  正当这几人心中忐忑的时候,陆渊开口了:“诸位,本将身为奋武将军,有平贼之责。今日既已领军来到战场,那么此处所有大小军务,便都将由本将接手,诸位没有异议吧?”

  作为奋武将军,陆渊统管全郡地方府县兵马事。

  这也就是说,凡是洞庭郡内,不管是县兵府兵,还是地方民团,那都归他管。

  甚至在战区,比如像常宁县这种地方。那么专管政务县令等的文官,也要受其节制。

  所以在陆渊抵达战场的那一刻,便自动成为了最高指挥官,有权管辖这里的府兵、县兵,还有民团。

  这是合情合理,符合朝廷规制的。

  当然,名义上是这么讲,实际上有没有人听从,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就像郡府和朝廷名义上还管着陆渊呢?

  但你让朝廷郡府来剥夺他的军权试试,不当场翻脸造反,他这一身武艺就白练了。

  因此这话一出,在场的四个武人,都在暗暗叫苦的同时,却见那位茶陵校尉许离道:“将军,我等乃地方乡兵,非是朝廷战兵,朝廷有诏,许我等自行任命官左。

  将军虽统管全郡府县兵,可我等只是乡勇民团,并不在府县兵之列。”

  “是啊,将军。我等只是乡间义士,因看不过贼人祸害乡土,所以才站出来保卫家乡。大家并非是军人,只是乡间小民,散漫惯了,恐受不得军法约束。”

  “不错,大家乡里乡亲的,平时都是以血缘亲族关系维持,谁愿意受外人管。”

  有人带头说话,剩下的两个地方校尉,顿时就出声吵嚷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