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北冥幽都

>  修士吞吐这些雷霆灵气,按照书中修行之法,可在体内凝结出五行之雷。

  每凝聚出一种五行之雷,便可在五脏之中练出一道五行之雷气。

  五种雷气相聚,即可五气朝元。”

  与太平道书一般,这本五雷书,也是一门直指五气朝元的仙法。

  可太平道书,先天就有残缺,哪怕经后人诸多修补,也还是缺陷重重,副作用极大。

  这门五雷书,却有历代先人整理,早已完善至极。不仅没有任何缺陷,更有诸多妙用,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陆渊想到此处,心中也忍不住感叹:“孙兄那位高祖,可真是好运道,竟能获得上古风雷道传承。此等机缘,纵是比起如今传世的六大道脉,也是分毫不差了。”

  方才那道传承之中,不仅有着五雷书的修炼之法,更有孙思文那位高祖的自述。

  孙思文的那位高祖名叫孙清义,据其所述,他自幼听闻各类神仙逸闻,听着那些神奇的仙家手段,精怪传说,于是生出向道之心。

  ….少年稍长之时,便辞别父母,外出寻游,探访仙踪。

  期间机缘巧合,从一处破败道观之中,跟一位瞎眼老道换来了一本仙家道书,从而踏入了修仙之门。

  但那道法,只是修仙界最为平平无奇的入门仙法,只能让人接引灵气入体,修出法力,后面甚至连凝聚一气都做不到。

  于是苦修了十余年,终日苦修,依旧无果之后,孙清义只能暗然神山,绝了修仙之念,郁郁返回家中。

  后面他奉家中老父母之命,在四十之龄娶了一门妻子,过两年便生下一子,传下了香火。

  但或许他就是个天生修道的人。

  与娇妻新婚燕尔没两年,孙清义便愈发厌恶这种平澹无趣的生活。

  于是在婚后第三年,他不顾父母的斥骂,妻子的挽留,儿子的哭泣,又毅然决然的离家而去,再度踏上寻仙之旅。

  大概正是他这种坚定的向道之心,得了冥冥中气运的卷顾。

  这次出门才一年,孙清义与一位相识道友,共同探索一处上古遗迹,然后就从其中得到了上古风雷道的传承。

  得此传承,他大喜过望,于是便独自寻了处僻静之所,靠着探索遗迹所得的一些收获,全新修炼了起来。

  于是三十载后,终于修道小成,凝聚了金雷之气,得以享受二百载。

  然则孙清义那个时代,距今也不过百年,那时天地灵气已经衰退,他能修行到此境,已是极限了。

  因此在发现困于此天地,终究无法摆脱桎梏后,孙清义便生出了离去之心,想要“飞升”仙界。

  不过在飞升前,他终是想起了自己的妻儿,于是便特地回了一趟家中。

  等看过了妻儿,发现自己儿子已经考试做官,有所成就后,心中不由欣慰。

  在思及自己这些年自私之举,也难免惭愧。

  于是惭愧之下,便留下了自己在遗迹中获得的传承道书,甚至不惜用一份珍稀的储灵玉片,储存了足够修士修炼到一气境界的仙灵之气,与道书一同留在了家中。

  然后嘱咐自家儿子,凡孙家子孙后代,若有求仙缘者,可从那玉片中获取仙法,可助其一臂之力。

  留下这份话后,孙清义便飘然离去,寻自己的“飞升”之路了。

  “这玉片之中,仙灵之气的储量,远不及当初孙清义所言之多,顶多只剩下了三分之一。”

  陆渊摸着玉片,自身真意感应着其中所含的仙灵之气,只看到里面原本应储存完满的仙灵之气,此时只剩下三分之一不到了。

  就这点仙灵之气,明显对不上数目。

  “我虽然这些年来,时常将内力渡入玉片之中,借其中的仙灵之气,淬炼精纯内力。

  可就我那点内力,绝对消耗不了那么多仙灵之气。

  所以说,当初孙清义的子孙后代中,有人听了祖训,拿了玉片,修炼了仙法。

  ….记得当初孙兄将玉片赠送我时,就曾说过,隐隐觉得自己心里梦中,有一道声音催促自己去科举。

  那时我便猜测,这或许是他那位仙人高祖托梦指点,又或者是有鬼魂附身。

  如今看来,这应当就是他那位修炼了玉片中仙法的祖先,以残魂托梦了。

  孙兄是孙清义的五代孙,他上面有父亲,祖父,曾祖父。

  其中父亲、祖父年代太近,在孙兄记忆中,此二人皆无修仙之念。

  唯有那位孙清义的儿子,孙兄的曾祖父,他从未见过,也无印象。

  所以便是他那位曾祖父,受到了自己父亲的影响,所以才动用了玉片,想要修仙?”

  陆渊在心中慢慢推论,渐渐有了大致轮廓。

  孙思文那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