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决胜之机

受伤疲惫,被陆渊强令回去休养了。

  陆渊则继续留在大帐,一边写着稍后就要发往当阳大营的战报,一边处理着战后军务。

  如此忙碌了一个多时辰,快到深夜的时候,周青匆匆过来。

  “大王。”

  陆渊抬起头,看着自己这位弟子,脸上露出笑容,随后又责备道:“不是说了,私下没人的时候,还是如往常一样,,称呼我为师父吗?”

  “师父。”

  周青听着师父亲切的话,心中一暖,然后从善如流,立刻改口:“弟子清点半夜,已然统计出俘虏斩获周人之数。

  今日一战,共斩杀周人一万三千人。其中战兵有八千人,民夫有五千人。

  另俘获周兵五万六千人。其中有战兵四万一千人,民夫一万五千人。

  此外还有千余溃兵,或依旧藏于城中百姓家内,需得继续清理。

  或有一些今日趁乱,已经逃出了城去,不知所踪。”

  周青将一夜忙碌的成果,汇报了上来。….“四万一千人!”

  陆渊听到这个数字,不由稍稍吃惊。

  他直接忽略了那些民夫,而是直接锁定在了战兵的数目。

  民夫这种东西,基本没什么大用,打不了硬仗,谈不了多少伤害,也就拿来壮壮声势的用途罢了。

  自己想要的话,长沙国两百余万人,随时都能拉出三五十万来。

  可这有用吗?

  没用。

  像南海、宁海二国,此次拉出了二十万兵马,看起来声势浩大。

  但其中基本都是民夫,能有什么用?

  这次发动奇袭,白梦阳第一个想到的,还是陆渊。

  其他严望秋与苏玄歌二人,更是从没有出现在那位武安侯的考虑之中的。

  这为什么?

  还不是看穿了对方民夫大军,不堪用的事实,所以从没指望过对方。

  因此陆渊这边在奇袭归宁府城,而严望秋与苏玄歌两人,却只能指挥着手下兵马,在当阳那边充当炮灰。

  靠着硬生生堆积人命,来为他这里争取机会。

  从此个区别待遇,便可以看出,战兵与民夫之间的差距,究竟有多么大了。

  所以此时听到周青汇报,自己这边竟然俘获了周人四万一千人的战兵,陆渊心中整个都是充满惊喜的。

  而惊喜的同时,他立刻道:“这四万一千人的战兵,你立刻给我安排人手,通通押送回江南之地。让李良他们给我好好整顿收拾,尽可能的把这些人收为己用。”

  自己这边刚刚损失了一万战兵,陆渊还在肉疼呢?

  此时就送来了四万一千战兵,简直就是肚子饿了,有人送来鸡腿。

  虽然那些周人战兵都是敌国之人,想要如同自己原本嫡系战兵那般,真正放心使用,基本不可能。

  但只要不把这些战兵派往与周国接壤的地方,而是留在江南之地,安插在与越国,或者与西南夷接壤的地方,那么这些人还是很可靠的。

  反正先把人送到江南去,然后隔着大江,又与周国远隔千里。

  这些周人战兵心中就算再怎么不情愿,面对此等情况,也只能乖乖死心,认命的给自己效力。

  到时候再给他们在江南重新安排婚事,让他们在江南安家,到时老婆孩子热炕头,还愁这些人不归心吗?

  收拾这些俘虏,陆渊自有大把手段,此时根本不慌。

  唯一让他有些忧虑的,是多了这四万战兵,自己该怎么养的问题?

  不过此时他还有大把银两,哪怕经历了开国与婚礼两重花费,至今账上也还有两千万两的存银。

  这么多钱,养这四万兵,撑个八年都不在话下。

  更不用说,陆渊还有南海宁海二国的资助,此时又开拓了江北周国襄阳郡的领土,这些地盘的赋税,又能多养些兵马。

  所以此时多养个四万人,倒也支撑得住。

  周青听到自己师夫的吩咐,思考一下,立刻道:“那弟子明日便安排五千人,押送着这些俘虏,返回江南。”….归宁府就和天门府接壤。

  而如今天门府那边,所有府县都已经被联军收复,大军通行那里,倒是不用防备着周人袭击。

  所以只需派个五千人看着俘虏,便可安全将他们送往江南之地了。

  “便就这么办吧。”

  陆渊点头,然后想了想,又道:“对了,你再遣人问一下,这些战兵俘虏中,可有本地之人。若有的话,让他们把家属所在也报出来,跟着他们一起迁往江南了。

  你和这些周人说清楚,此次南下,今生再无北还之机。

  此时不把家人带着一起走,那么日后再想相见,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