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神仙逸闻、闭关忙碌



  对于一个儒生来说,最大的悲哀是什么?

  那当然是自身所学不为君上所重,一生抱负无从施展了。

  而对于一个空有志向,却连功名都没有的书生来说,这种悲哀就更大了。

  因为他会发现,自己苦读十余载,在皇帝的眼中,却比不上那些只会装神弄鬼,蛊惑人心的妖人。

  最起码那些妖人能够免税,能成为达官贵人的座上宾,有无数人供奉。

  自己却是家徒四壁,还要承担徭役税赋,怎一个苦字可以述说。

  因此,此时孙思文心中的郁愤失意,是可以理解的。发两句牢骚话,也是人之常情。

  虽然陆渊觉得,自己如果向官府告发这位孙兄的话,以上面这番话,对方绝对少不了一个流配之罪。

  但他是何人?

  见习长生者,大屿山箭神,与天同寿之辈,又怎会做这种出卖朋友的无品之事?

  所以这个念头,也只是在脑海中转了一圈,然后发现做了这件事情,基本没有好处,反而会坏了名声后,也就彻底压下了。

  没好处的事情,我陆某人才不做。

  不过相比于孙思文的牢骚,对方先前话中提到的真人法师,倒是瞬间引起了他的注意。

  踏水而行、驾驭火焰……

  这些事迹神通,虽然孙思文嗤之以鼻,只认为是妖人装神弄鬼,不知道通过什么手段弄出来的障眼法,用来欺瞒君上。

  可对陆渊来说,对整件事情的理解,则瞬间换了个层面。

  “虽然以我目前对这个世界的探索来看,并没有发现什么山精野怪,狐鬼神仙之流。但既然这个世上都有武功内力这种,不符合常理的玄异力量存在了。

  那么再出现一些掌握了仙法神通的人,也并不是那么难以理解和不可能。

  这几个号称能踏水御火的真人法师,既然能得到皇帝的如此推崇,或许真的是有真本事的,掌握了一些普通人难以理解的玄异力量。”

  陆渊心中暗自沉思,随后又配合着孙思文,骂了几句妖人,从他口中倒是又得到了一些关于妖人的传闻。

  比如曾有一位法师,在闹市之中,直接手伸入热锅,然后完好取出,不伤分毫。

  又有一位真人,号称可以读心,在街道之上,随手拉来一个陌生人,竟然能说出对方先前做过的事情,分毫不差,令人惊异。

  更有甚者,是一位来自天师府的真人,据传其人神通惊人,可驾驭雷霆驱除邪祟。当时京都有一户高官府中闹鬼,于是请这位真人相助。

  这位天师府的真人,只是来到高官府中正庭处,施术一喝,随即四周似有雷响,间有女子哀嚎之音。

  随后真人便说,鬼祟已为雷霆所灭。从此之后,高官府中竟然真的在没闹过什么邪异之事,顿时为时人所惊叹,广为流传。

  就连陆渊,其实前两个月在县城茶汤喝茶的时候,也听一个行商说过这件事情,不过早已是不知道变过多少次的版本了。

  早就面目全非,听起来更加离奇玄异。

  那时也只当一个神话传说,一笑而过,并没多在意。

  此时听了孙书生所讲,这才恍然,原来这说的是当朝真人事迹。

  不过在听完这些事迹之后,他却开始有些揣测不定了。

  因为这些故事听起来,实在太像神棍用障眼法欺骗世人,装神弄鬼了。

  比如滚烫的油锅伸手,陆渊就知道有一个科学的方法,可以轻易做到。新笔趣阁

  还有所谓读心术,提前安排几个托,或者用点心思收集信息,也不是什么难事。

  至于说雷法灭鬼,那更是简单。天生的鬼祟或许没有,但人为的鬼祟,想要制造还不容易?

  总而言之,这些故事实在太像他前世看过的一些骗子手段,此时再从他人口中听闻,很难不让人产生联想。

  “所以这或许真的只是个武侠世界,并没有神仙?”回想刚刚听到的故事,陆渊忍不住生出迟疑。

  不过这点怀疑,只是持续了一会,就被他抛之脑后。

  不管这些到底是不是骗术,那些真人法师到底会不会仙法,这些距离自己都太过遥远了。

  京都离大余县千里之遥,那边的事情对这个偏僻小县来说,真的只是存在于传闻中。

  “而且相比于这些虚无缥缈的事情,眼下还是先练好我的流云掌,才是最实在的。”陆渊自嘲一笑,随后举起酒杯,继续和孙思文畅饮。

  ……

  自从那日煮酒论道之后,陆渊和孙思文的聚面就少了很多。

  这倒并不是因为两人闹什么矛盾,关系变差了,主要还是因为各自都有事情要忙。

  其中孙思文正忙着苦读经典,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