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地方治安

r>
  虽然对于如今的这种局面,他早就有所预料了,也有了心理准备。

  但等事情真的发生时,心中依旧忍不住生气。

  神宫派人来后方鼓动的这场叛乱,虽然因为自己反应迅速,不到半月的时间,就被平息了下来。

  然而就算只是这短短半月,原本就还没从战火中恢复过来的石城一带附近,又再度遭到了难以想象的破坏。

  不仅六座县城被攻破,城内将近四千的移民被杀,让郡内本就不多的东扬人,遭受了巨大损失,严重消耗了元气。

  就连这些区域内的夷人,也为此损失惨重,死伤数万人。

  这些原本都是可以作为楚国基石,让楚国在这里的统治能够扎根的重要力量,如今全都被这样白白消耗了。

  这怎么能够令陆渊开心的起来?

  而更重要的是,类似于这种叛乱,并不是单独一起。

  只要神宫还在,只要大长和国还在,只要他们手中还有高手,那么随时都能派到黔中郡后方来,接连不断的鼓动起一场又一场的叛乱。

  虽然这次成功歼灭了两万多叛军,基本把原来散落在黔中郡内各地的赤黎人残兵,给彻底消灭了个干净。….今后对方就算想鼓动叛乱,规模也绝无可能像如今这样,达到上万人的规模。

  但就算是几百人、上千人的小规模叛乱,时不时的来上一下,对于地方上的破坏也是很严重的,更重要的是很恶心。

  毕竟黔中郡地广四千里,有八府八十县,这么大的地盘,陆渊不可能做到处处设防,处处监控,完美的杜绝叛乱的隐患。

  向来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

  可想要彻底解决这种隐患,他又没个好的办法。

  毕竟大长和国,如今虽然在前线节节败退,但手中掌握的力量依旧不小。

  尤其在武功高手方面,两位先天宗师,数十位一流高手,以及数量更多的二流、三流高手,都是整个赤黎族数千年积累下的底蕴。

  在这种层面上,刚刚建国不到十年的楚国,确实很难追上与媲美。

  更可气的是。

  对方能派人来黔中郡,鼓动地方夷人叛乱,陆渊却没法做出相同的手段,去钳制对方。

  毕竟大长和国内,可没大量的楚人供他蛊惑。而且楚国能派出去的武功高手,也未必能抵得过对方那数倍于己的高手储备。

  这两相对比下,面对神宫这种偷袭手段,楚国竟只能被动的挨打防守。

  “看来也只能加强地方上的守备了。”

  陆渊无奈的吐了口气,压下心中的烦闷和不爽,从战场上离开,进入了城中刚刚收拾好的县衙。

  到了衙内,他也没急着歇息,而是来到了书房,坐在椅上,静静沉思了起来。

  受限于实力的不足,还有地方统治基础太差,在这前几年内,楚国面对神宫的偷袭,注定是只能采取这种被动挨打、防守反击的策略了。

  但防守反击,也是有讲究的。

  这么防,怎么防得好,怎么防的严实?

  怎么反击,反击到什么程度,怎么通过反击来震慑地方上蠢蠢欲动的人心?

  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深思的。

  而这些要深思的问题,也没人能帮自己解决,只能靠陆渊这位楚王决定。

  “现在经过几月招募,国内已经募集了五千府县兵,这些人已经发到了黔中郡各地。

  再加上郡内从那二十万郁林郡移民当中,也征募了五千府县兵。

  所以如今全郡之内,勉强凑足了一万规模的府县兵。

  但这些力量还是太小,一万府县兵,分到全郡各县,每县也才只能得到一百人出头。

  想靠这点人控制遍地夷人地方,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陆渊想到这个问题,不由有些头痛。

  对于黔中郡的府县兵募集工作,兵部那边已经持续大半年了。

  然而大半年时间,这才只是征募了五千府县兵,可想而知,这工作推进的有多难。

  这倒并不是楚国之内,没人愿意当兵吃饷。

  相反,楚国内愿意当兵吃饷的人,其实是很多的,相当多。….毕竟这些年,楚国对外扩张,接连取得了无数胜利。这一场场辉煌的大胜,可以说是相当鼓舞人心的。

  再加上这是一个超凡显圣的时代,民间一直都有尚武风气,并不缺乏热血男儿。

  在这种环境条件之下,楚国想要招兵,可谓是相当简单的。

  而以楚国本土,几近六百万的人口,也有足够的合格兵源,供兵部挑选征募。

  所以从招兵上,并不存在什么问题。

  真正让兵部招兵困难的,还是黔中郡这种恶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