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雪灾蕃人

庶的周国河西、陇西二郡,还有同处雍州西境的西凉国找补了。

  雍州之地,未来数年,甚至十数年,怕都要烽火不止了。”

  陆渊这时不由想到靠近楚国,甚至可以说是与楚国接壤的雪域高原。

  雪域高原面积广阔,地方之大,不下于整个扬州,甚至可能还要更大数倍。

  反正从古至今,也没几个人能说清雪域高原的疆域。

  只不过这片雪域虽大,但其中适合人类生存的区域,却没有多少。

  其中大部分适宜居住的区域,就集中在靠近雍州的青海高原上。

  青海的是雪域高原上,最大的一片湖泊,据闻面积之大,足以抵得上数个洞庭湖,那是一等一的水草丰美之地。

  不仅可以放牧牛羊,甚至可以耕种粮食。

  靠着这片肥沃之土,数以百万计的高原蕃人赖以存活。

  除了青海湖外,在高原之上,还有其它大大小小数十个面积不一的湖泊,以及十数条大河,同样养活了许多蕃人。

  不过这些河流湖泊,大多分布在高原的北面和西面,紧邻楚国的高原东面以及南面区域,则并没有什么大湖大河分布。

  西川郡以及西南诸夷相邻高原地区,虽然也有一些蕃人部落,但都是些数千、数万人的小部落,根本不成气候。

  平日里这些蕃人部落也只是待在高原上,偶尔带着他们养的马下山和西川郡以及夷人交易,基本不敢闹事情。

  也因此,已经占据了西川郡的陆渊,倒也不用像周国那样,担忧遭到蕃人的入侵。

  这也算是一大幸事。

  不然让他来面对蕃人,想想都要头痛,甚至感到心悸。

  虽然没有人对高原上的蕃人做过统计,但凭着雪域高原数倍于扬州的面积,还有那无数的湖泊河流。

  就算高原上大片区域,都是不宜生存的土壤,但以陆渊收集到的一些信息和历代典籍记载推测,高原上最少也有千万以上的蕃人。

  千万蕃人,外加数个大州的面积,这已经足以成为一个帝国的根基了。

  也就是因为高原太大,同时适合聚居的湖泊河流分散太碎,使得雪域高原上的蕃人想要统一,实在太难太难,以至于近乎不可能。

  不然这股力量聚集起来,所能发挥出的实力,足以令天下震惊。

  但即便是无法聚集统合,以高原上的蕃人现有实力,哪怕只是本能的向周国、西凉国发起劫掠入侵,也足以让这两个雍州大国吃一壶了。

  尤其是西凉国,虽然占地三郡,但雍州西境之土,就如同陆渊正在征服的西南诸夷地区,靠近诸多外域,向来贫瘠。

  西凉国三郡之地,根据传闻和典籍记载,还不如西南诸夷,不仅适合开垦的土地极少,养活不了太多人口。

  周边也环绕着诸多蕃、狄、胡、羌等异族,更东面还有一个周国虎视眈眈,生存压力极大。

  因此虽然特殊的环境,造就了西凉国的武力强大,但其本身的国力其实并不强。

  举国三郡加起来,也就三四百万人口,靠着半农半兵的政策,虽也供养出了四五十万大军,可终究无法久持。

  “如果这场由寒潮引发的战争,能在两三年内结束,也就罢了。

  要是拖个五六年,甚至更久,以西凉国的国力,绝对无法支撑。

  那些雪域高原的蕃人虽然力量分散,但千万以上的蕃人聚集起来,出动数百万大军不在话下。而且蕃人中也有不少强者,先天宗师以上的人物,绝对超过十人。

  以这力量,纵然是周国对上,都要心惊胆战,全力以赴。

  覆灭一个西凉国,就更不用说了。”

  陆渊想起了这几日来,皇城外司自雍州地区传回的消息。

  自从数月前,雪域高原发生大洪灾后。

  那些高原上的蕃人有大小二十七个部落联合,聚集了五十万兵马,其中更是有着三位先天宗师,

  这股力量下山劫掠两郡府县,根本就不是地方上的那些周国边军能够抵抗的。

  蕃人大举下山之后,周国的河西、陇西二郡,瞬间就被攻破了不少府县。尤其是河西郡,直接丢失了半郡之地,连郡城也被蕃人围了起来。

  只是短短数日之间,周国西境就一片烽烟,战火燃烧,河西、陇西二郡,仿佛有失陷之忧。

  而此二郡若失,那么周国西境门户,将轰然大开。那些下山的蕃人,直接就可顺势攻到关内郡。

  关内郡可是周国京畿所在,论其地位,就相当于楚国的洞庭郡,宁国的临海郡,那是真正的根基核心。

  这样一片重地,怎么可能放敌人进来?

  所以河西、陇西二郡绝不能有失。

  在蕃人下山的消息传回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