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青州一统

 楚国只在其中占据了三郡,还不到全部的五分之一,距离统一扬州,还差了不知多远。

  不只是楚国。

  九州其它各国,除梁国外,那些大国霸国,多一点的如周国,占据一州八九郡的地盘。少一点的如宁国楚国,才占据了三四郡地盘。

  而梁国如今,光是实控的地盘,就有十三郡之地。此外马上就能再多两郡,全据青州。

  只论实力,已经超过了天下各大强国,实力属于独一挡,隐然有了横扫天下,统一九州之势。

  这么一个可怕的敌人出现,任谁心中都会感到不安。

  陆渊也是如此。

  好在他虽然有些不安,但倒也没太过畏惧,整体依旧还是比较轻松,甚至有些乐于见得。

  “梁国有着一统青州之势,这固然令人忧虑。但最该为此感到担心的,反倒并不是我楚国。

  毕竟楚国与梁国之间,并不直接接壤,中间还隔着宁国的襄阳郡。

  有宁国作为屏障,梁国就算想要南征,先打的也是宁国,而不会是我楚国。

  此外,梁宁之间,还有着长江天险。

  梁乃北人,擅骑射步卒,不擅舟船,没有水师,梁国纵有百万雄兵,望着那滔滔江水,也只得叹息而归。BiquPai.CoM

  在梁国组建大规模损失之前,实际上并不用担心它的威胁。”

  上一次,也就是前越隆庆二十八年时,梁国发动的那次南征。

  当时梁国前后动用了五十万兵马,论起用兵规模,持续的时间,完全不下于今次的灭莱之战。

  可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除了靠着雄厚兵力,夺走了越国广陵郡位于江北的三府之地外,就再没任何收获。

  面对长江天险,五十万梁兵屯于江北,被越国十万水师牢牢阻隔,想尽办法也未能突破防线,渡河南下。

  到最终,也不过因为周国的入侵,逼的越国承认现状,把江北已经被梁国实质占据的广陵三府之地,割让给了梁国。

  动用了五十万大军,持续了三四年,不知耗费了多少钱粮,最终收获却只有这么一点,不可谓不寒碜。

  同样的事情,还出现在周国上面。

  三十万周兵,屯于江北,始终没能南下,慢慢耗尽了气力,被越国领着一众麾下诸侯找到机会,奋而北伐。

  最终被打的大败亏输,丢了大半个襄阳郡和小半汉中郡,真可谓凄惨。

  从以上两个例子,便能看出,长江天险对于扬州的庇护,有多么的强悍了。

  在敌人没有水师之前,长江就是天然的城墙,无人能够跨越。

  而有着这个依仗,加上楚国五万水师已经成型,陆渊对于江北的威胁,自然不会太过畏惧。

  同理,拥有十万水师,在长江上优势更大的宁国,对于已经崛起成势的梁国,也不会有太多的害怕。

  楚宁两国一些忧虑,或许会有,但要说有多么担心,那纯粹是多虑了。

  相比于他们,反倒是北边处于平原,没有多少天险防护,同时又和梁国接壤的周、赵、徐三国,才要更担心些。

  其中赵、徐两国还好,虽然和梁国接壤,但与两国之间,其实同样也隔着一条大河。

  此河虽然不及长江险峻,甚至在寒冬时,还会在河面结冰,但到底也算个天险,只要用心防备,还是能起到极大防护作用的。

  同时赵、徐两国互相接壤,若梁国真的北上,两国互相援助,加起来实力并不逊色于梁国。

  梁国想吃下他们,没那么容易。

  可周国就不同了。

  周国与梁国接壤的地方,是河南郡与南阳郡,这两郡可都是肥沃之地,丝毫不下于宁国的豫章、临海二郡。

  两郡加起来有着千万户口,向来是周国提供兵源赋税重要之地。

  同时这两地和梁国之间,还没多少天险阻隔,可谓一马平川,毫无阻碍。

  梁国大军向西,不用费半点力气,就能打到两郡首府,夺下这两块地盘。

  “再加上周国现在面临着蕃人雪灾,国内一半兵马不得不抽调到西境,造成了其它地方的兵力空虚。

  如此一来,梁国想要攻打河南、南阳二郡,就更加容易轻松了。

  有着这么个巨大诱惑的,梁国只要有着一统天下之志,就不可能不动心。

  到那时,西有蕃人,东有梁国,面对这两大强敌,纵横周国实力强大,怕也是左支右绌,疲于奔命,难以支撑了。”

  陆渊想到这,心中就不由一动。

  原先他便做好了准备,打算在这两年休养,把国内钱粮兵马整训好后,就趁着周人兵马被牵制在西境的时间,北上夺下汉中郡。

  这个计划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