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南海城下

,青云子带着李雄,其实数次领头亲自攻城,想要强行突破防御。

  但城中的宁军统帅上官明,每次都在关键时刻出来阻拦。

  他也不强行和青云子拼命,只是进行牵制拖延,随时留好了余地,可以亡命奔逃,显然是防着青云子的法术。

  在这种敌人全力戒备的情况下,哪怕青云子是擅长搏杀的剑修分身,体内固化了符剑术。

  但符剑术这种入门级的法术,虽然也算威力惊人,可如果不能一击命中要害的话,也无法瞬间斩杀一位先天宗师。

  在上官明有着防备的情况下,青云子想祭出法术,干脆利落的杀了此人,也是颇为困难的。

  若是让对方躲了偷袭,虽然也并不是不能强杀之,但那时需要动用的,可就不是小小一道法术,而可能是两三道、四五道了。

  如今天地灵气稀缺,陆渊也没太多法力供应分身,自然是能省一点就算一点。

  为了区区一个先天第一境的宗师,耗费太多的法力,在其看来,显然是得不偿失的。

  毕竟想杀先天宗师,手段有太多太多可供选择,没必要动用宝贵的法术。

  就如此时。

  在青云子这具分身,联系陆渊这位本体,传达自己面临的困境之后。

  陆渊就传信给蓝彩儿,让她这路实力更加雄厚,对比敌人也更有优势的西路军,快点解决玉林城内的苏玄歌,然后领兵赶来南海城支援。

  这也是前段时日,蓝彩儿为何突然聚将点兵,下达强攻玉林城的命令,背后就是有陆渊插手的缘故。

  虽然万里之外遥控战局,未免有微操大师的嫌疑。

  但好在陆渊判断也没错。

  以西路军先天四倍于敌,兵马七倍于敌的实力,哪怕苏玄歌坐守孤城,也绝不会是蓝彩儿他们的对手。

  先行解决这路最弱的敌人,然后调集优势兵力,再来解决南海城,显然是当下最佳选择。

  在如今苏国覆完的情况下,只要再攻灭南海国,那么楚国此次南征,便可算初步达成目标,攻占了最初的岭南疆域了。

  是的,岭南一词,在前越年间,最初指的就是南海、郁林二郡。

  至于现在的宋国九真郡,当从地理划分上来讲,其实并不归属于岭南区域,反而更加贴近于南海岛屿和南域雨林,同时又与西南诸夷所在的山区有着交集。

  总体来说,是属于岭南、西南、南海、雨林,这四处地理的交界位置。

  你把它归于哪一处都可以。

  现在之所以将其划分为岭南区域,也只是当初越国攻灭了靖海国,为了方便和正名,所以才划归岭南所属罢了。

  如果陆渊不刻意追求完美,选择知足而安的话,等攻灭了南海国后,直接选择收兵,对外也可宣称兼并了岭南,取得了此次南征的大胜。

  当然。

  在如今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有着这么多优势,他当然不会犯傻,选择放过宋国这么一块肥肉。

  一郡半的地盘,两百万的人口,宋国的家底其实还是很丰厚的。

  若能将之吃下,不仅陆渊能暴涨许多气运,修行速度快上几分。楚国也能增添不少赋税,可再养十万兵。

  好处如此多,他当然没有放过宋国的道理。

  这点宋国想来也很清楚,所以在收到苏国灭亡的消息后,谢宁在国内就大肆征兵。

  直接放弃了这些年坚持的文武并重,讲求长久可持续发展的政策。

  学起了当初苏玄歌的穷兵黩武,横征暴敛,一副杀鸡取卵,宁死一搏的架势。

  反正如果此战打不赢,宋国也就亡了。

  如今加底保存的再好,最后也不过便宜敌人。

  与其如此,还不如拼死一搏,最后说不得还能吓退敌人,守住现在的基业。

  这些在乱世中称雄的家伙,就没一个是易与,个顶个的心狠和意志坚定。

  陆渊没有让蓝彩儿灭了苏国后,继续南下,也未尝没有忌惮大战一起,这个宋国都可能打成废墟的缘故。

  毕竟,他想吞并宋国,看中的是当地充足的人口,和多年安稳所积攒下来的财富。

  要是将此地打烂,最后即便吞并下来,所得到的也不过是一片废墟。

  楚国不仅得不到什么好处,还得损兵折将,最后花费大把精力去恢复,平白耗费钱粮。

  更重要的是。

  在如今天地大劫到来的情况下,对于宋国这种地处九州极南,注定在劫难爆发时,第一个遭殃的边荒之地,楚国是不可能耗费太多精力去发展的。

  也就西川、襄阳、洞庭等等有着产粮平原,同时有水道联系,商贸繁盛的钱粮重地,陆渊才可能投入心思去开发。

  其它岭南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