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长沙解围

面的长沙城,守了这么些天,依旧固若金汤。

  城中守军之士气,依旧高昂无比,看不到半点攻下城池的希望。

  继续打下去,长沙城能不能打下来,项端不知道。

  但他手下的兵马要死个干净,或者半途哗变造反,他却是可以肯定的。

  攻城战,便就是如此残酷。

  所以沈丘望着江夏城,只能望而兴叹。

  陆渊看着江夏城外,宁军的数十里联营,也只能见之生惧。

  其中之大恐怖,莫过如是了。

  “将军,前阵已溃下,依旧未能攻下城头,计清点,此次损兵五百余人。”

  正当项端对未来忧心忡忡的时候,前方第一场攻城战已经结束,将损失报了回来。

  从思绪中回过神来,听到这损失,项端脸皮抽了抽,随后扭头看向旁边穿着红色官袍的监军,试探问道:“姚兄,今日出战不利,损失过重,不如暂且退兵,如何?”

  这位被派来的监军名叫姚庆,也是六姓七族出身,与项端往年也算旧识,甚至双方彼此还是亲戚,关系极深。

  按理说,两人这般交情,派姚庆前来监军,根本就不合适。

  可整个宁国高层,基本都出自临海世家,大家同为六姓七族,自然沾亲带故。

  就宁帝沈丘,名为天子,但朝堂之下,一干群臣,几乎大半都可喊他一声叔舅公伯。

  项端与他也算表兄弟关系。

  此等情况下,你叫沈丘,该如何派监军?

  所以出现眼前情形,也就是必然了。

  “将士们确实不容易,今日便到这里吧。”

  姚庆全程都在关注此次攻城战,他是亲眼看着大宁将士奋勇无畏,冒着箭矢落石,油锅粪水,用命冲上城头的。

  然后与楚军交战,陷入重围,最终力尽不支,刀剑加身,摔落城下。

  将士们已经很用命了。

  此时打不下长沙城头,只是楚军人太多,实力也太强了。

  双方占据的优势和实力对比,本就不是一个层级的,宁军其实处在劣势之中。

  以劣势对优势,以不利于对有利,还能打成现在模样,已经是不容易了。

  在江夏大营时,亲眼见识过攻城战残酷,又到长沙城这边,再度见识到了其间恐怖。

  姚庆对于任何攻城之事,已在不抱任何希望。

  同时对于长沙这边,迟迟未能打开局面,也多了几分理解。

  并非项端无能,而是楚军实强,根本就不是原先想象中的那般虚弱,无愧于其这些年强军之国的名声。

  甚至因为楚军强大实力,姚庆也渐渐放弃了击败楚国的念想,心中隐隐认同起了武安侯白义安的主张。

  楚军不可卒灭,楚国不可速胜。

  面对这么一个可怕的人,宁国唯一的出路希望,只有退回江东,依靠雄厚的底蕴,死守下去,以待百年之后的天时。

  既报了此念,那姚庆自然不愿看到宁军的精锐,白白损失在无意义的攻城之下。

  所以此时见攻城告一段落后,也觉得今日任务勉强完成,可以给江夏那边一个交代了,便没继续强求进攻。

  “姚兄仁德,众将士必感你恩情。”

  见姚庆同意撤军之议,项端心中大喜,赞了一句之后,立刻招来副将,让其安排撤军。

  很快,后军之中鸣金之声大响,前面正在列阵,准备发起第二波攻城的宁军听了,心中顿时大松。

  没人愿意去攻城,也没人愿意拿自己的性命,去堆那注定无法成功的目标。

  此时顶头的那些将军们,没逼他们强行去送死,无疑是件好事情。

  而正当宁军上下,放松欣喜的时候,突然之间,后方军营之中,嘈杂声大起。

  随后便见嘶喊震天,鼓声隆隆,锣声大作。

  更后面一片火光升起,浓烟笼罩了山林原野。

  这突然变故,顿时引得宁军大惊,上下出现了混乱。

  “怎么回事?后营为何出现骚乱?”

  相较于前军的混乱迷茫,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坐在十丈高的指挥车上,项端和姚庆能够清楚看到,骚乱的源头是起自后营,混乱与大火,都是从那里扩散开来的。

  “莫不是那些伤兵哗变,起事作乱了?”姚庆不确定的说道。

  宁军这些日大战,损兵足有一万四五千,这些兵马并不是全都死光了,而是包含了一些轻重伤员,特指丧失了战斗力的人员,数目大概在六七千人左右。

  而这部分人员,受限于有限的医疗条件和医疗手段,基本上没什么太好的治疗方法。

  唯一的处理办法,只是把人一抬,送到一个单独安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