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四面楚歌

子攻建安,李雄攻豫章庐陵,并从后方协助衡阳、庐阳楚军,夹击两府之宁军。

  长沙之围已解,黄玄已去攻豫章首府南昌,断沈丘陆上退路。

  孙思文过两日也将率军北上,从南面完善包围。

  西面江夏城里,只有陆渊亲自坐镇。

  唯有北面螺口渡的水上退路,仅屯驻了重兵,没有先天宗师坐镇。

  所以这個时候,就必须要补足这缺乏的一环,从它处调一位先天宗师来封锁北面了。

  而纵观附近,离此最近、且可以调动的先天宗师,也就只有江北战场的寒华了。

  反正如今的江北战场,宁军主力兵马,只剩下三万左右的常备兵,其余便是七万水师。

  此十万人,水师纵横江上,来去自如,在楚军水师数量规模,未能胜过宁军之前,很难奈何对方。

  而那三万常备兵,有宁军水师在,想要撤退也很是轻便,同样也是拦截不了的。

  同样的,仅有三万常备兵的杨景部,也难以打败足有八万禁军的周青所部,除了困守江北孤城外,也做不了什么。

  既然如此,还不如干脆放弃江北战场,将更多资源人力聚集在江夏这边,尽最大努力吃下沈丘所在的宁军主力。

  只要这边宁军主力被灭,那么失去了外围支援,与国内彻底断绝联系,只剩下江北一隅的杨景部所据襄阳,也就彻底成了一块飞地。

  众所周知,孤城不可久守,一隅难抗天下。

  等陆渊吃了沈丘主力,夺了豫章、建安,远在江北的宁军杨景部残兵,都不用他费兵去攻打,自己就会放弃襄阳,在水师的掩护下撤回金陵江东。

  正是如此,所以陆渊在确定江北局势,不可能有太大变数之后,便彻底放弃那边进展,选择将寒华调来江夏主战场,以发挥其更大作用。

  诏命是两天前下的,以灵鹰传信的速度,长江航运的便利,寒华此时应当已经收到命令,差不多抵达螺口渡了。

  等其到达,这场陆渊谋划的四面包围,江夏铁网,针对十万宁军的歼灭战,也将彻底成型。

  与宁军开战以来,最大的一个果实,正等着他去采摘。

  ‘现在就看宁军该如何挣扎了,我很期待。’

  陆渊脸上露出一丝残忍的笑容。

  此时此刻,宁军身陷重网的处境,让他想起了昔年在山中做猎户时,在大山上布置陷阱,狩猎猛兽的经历。

  紧张、刺激、杀戮、血腥、兴奋、快乐……

  真想最后的狩猎快点到来啊。

  -----------------

  城外,宁军大营。

  议事大厅内,沈丘再度召集众臣,商讨城外楚军封锁之事。新笔趣阁

  “陛下,现在已经查清楚了,螺口渡已经失陷,楚军封锁我等大营周边,那是为了断我等水道退路。”

  负责细作刺探的一员臣子走出,向沈丘行了一礼,汇报自己的发现。

  如今距离昨日楚军封营已过去三天,经过宁军派出大量高手突破游骑封锁,以及一些从螺口渡溃散而来的宁军也向这边逃来。

  根本没花多大力气,宁人这边就搞清楚了到底发生什么事情。

  “哼,楚贼好张狂的胆子,其洞庭四处被攻,不思防守御敌,反倒有精力分兵,来袭我后方,真以为他洞庭就固若金汤,我打不下来吗?”

  沈丘从案上拿起文书,看着详细汇报,眉头越皱越紧,等看到最后螺口渡失陷详情后,忍不住“砰”的一声,拍案而起,直接将手中纸张甩到地上。

  “陛下息怒。”

  厅下众臣见此,连忙出声劝解。

  “息怒,你们让我怎么息怒?”

  沈丘哼了一声,在位置附近来回走动,越说心中越怒:“楚贼这是在挑衅,陆渊这是在挑衅。他见我打他庐阳、衡阳二府,所以就反过来打我螺口渡,这是在告诉我,我可攻他后方,他也可攻我后方。

  可恶,实在可恶!

  区区山中贼,安敢如此欺我?”

  山中贼,这是指陆渊早年在山中为猎户时的经历,因为猎人乃是黑户,在官府眼中与山贼无异,视为最下等的一类人。

  沈丘此时直骂陆渊为山中贼,可想他此时心中有多么暗恨。

  不过也不怪他如此。

  因为陆渊这次攻打螺口渡,确实击中了沈丘软肋。

  在彭蠡大营的最后十万兵马,被分派出去,攻打庐阳、衡阳二府之后,沈丘手中,最后一股机动后备力量,也彻底用出。

  而江夏大营这边,附近有上万楚军骑兵在骚扰封锁,江夏城中也有陆渊率领的大批楚军牵制盯着,将他手中的兵马牢牢的牵制在了这里。

  此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