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苍龙请罪

五年时间来算。

  楚国想要顺利安置完境内的所有人口,少说也要二十年时间。

  这种消耗和压力,仅靠一个楚国可不够,必须要把梁魏也拉上来才行。

  同时移民工作,越快进行也越好。

  今年迁徙移民到江北,指望他们耕种,那是不可能了。

  陆渊想的,也就是让他们早点到移民地点,然后提前开一开荒,收拾出一片粗田来,等到第二年能耕种。

  这样等明年收的粮食长出来,哪怕收成很少,多少也能弥补一些开支,减少些朝廷的压力。

  同样新移民的到来,也能改变楚国在梁国就地的人口结构,以稀释本地人的数量。

  相比于敌视楚国的梁人,这些迁徙到北方来的楚人,想要在这片陌生的地方立足,自然只能依靠朝廷官府。

  从这方面来讲,他们天然就是亲近楚国的。

  而有这些人在,楚国也能迅速在江北中州扎下根来,在地方上拥有自己的基本盘,不至于说变成无根浮萍。

  这对于迅速建立楚国统治,安稳地方,是有极大好处的。

  而区区一千八百万人,想要在江北安置下来,其实也并不难。

  江夏广陵两地,已经安排了五百万人。

  荥阳、东海,这两个掌控较深的郡,约莫也能安置个一千万人。

  只要这两郡官府建立,梳理好地方上适合安置移民的地方,那些在江南等着的移民就能迅速跟上。

  后面等楚军继续拿下更多梁国郡县,建立好统治,余下的移民也能陆续填补上去。

  总之,今年安置完一千八百万的藩国移民,问题是不大的。

  不过一下子涌入这么多外来人,人地矛盾自然会激增,最终会引起地方梁人的不满,这是肯定的。

  到最后,说不定就会逼反不少利益被侵占的梁人,让他们在地方揭竿,闹出乱子来。

  因此为了保护移民,同样也为了稳定地方,在离开前陆渊还定下规划。

  准备在江北楚国占领的地方,以每县留守五百战兵、五百民夫,每府留守五千战兵、五千民夫。

  同时郡城还单独留驻十万战兵,以及一位先天作为郡总管,作为绝对武力,用以策应四方,随时机动。

  如此一郡之地,就将保证三十万的兵力,一名先天,维持稳定,镇压地方是绝对够了的。

  有这股力量在,足以保护移民,杜绝叛乱了。

  做好了这诸多安排,陆渊才放心启程。

  五月十五,圣驾带着中路、东路两路大军,抵达东海郡城琰县。

  大军在此驻跸,圣命下达,令随军官员高玄风,于琰县正式组建东海郡府,搭建此郡官府班子。

  同时分派兵马,护送着各府县官员,前往东海各地方府县赴任。

  于此之间,在琰县修整的陆渊,也迎来一人的求见。

  ……

  郡城,楚帝驻所。

  书房内,闷头处理着公务的陆渊终于抽出空来,接见了来者。

  “小道冬云,拜见陛下。”

  一个老道进入房内,看着前方那英气逼人的帝王,立刻拜倒行礼。

  “苍龙道主,你乃是仙门掌教,方外之士,不必如此大礼。”

  陆渊看着下面跪倒的老道,澹澹说道。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冬云老道听到陆渊的话,并没有起身,而是又一叩头道:“我苍龙道处在东海郡,而如今东海郡又为陛下所控,那小道便就是陛下之臣。

  臣面君,自然不可逾越。

  况且小道先前帮助梁国对抗大楚,已是冒犯了陛下天威,实在罪该万死。

  如今面见陛下,自要请罪。

  先前助纣为虐,一切行为,皆是小道一人所为,与我苍龙道门人无干。

  陛下降罪,还请罚我一人,小道甘心受罚。

  我苍龙道其他门人,愿迎天命,为陛下效忠。

  他请陛下看在我苍龙道传承万载的份上,万勿降下雷霆,留我一份道统啊。”

  冬云老道声泪俱下,冲着陆渊连磕数头,哀求不已。

  陆渊望着这一幕,神情平澹。

  他自然知晓这老道为何如此。

  梁国所在的青州,自古以来便有两大仙门,一个是处在东海郡柱龙山的苍龙道,一个是处在山阳郡天南山的丹鼎道。

  这两家仙门处在青州,与梁国关系密切,自然支持对方。

  所以,自四极变故以来,两个仙门就开始对梁国大力扶持,各自为梁国培养了八九位先天,可谓掏心掏肺了。

  此次陆渊北伐,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