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情况。

  此时的三车间运行的最完善,其他几个车间虽然也去讲解过,但执行力都不强,甚至于有人一连几天不写,最后一天划拉几下就算是应付了。

  杨小涛发现了也没说啥,说多了谁都烦。

  只要以后显示出对比效果来,自然有人会跟着学。

  回到家里,冉秋叶在家里做饭,两人吃完后,冉秋叶在一旁看书,杨小涛继续设计图纸。

  四合院里继续上演鸡毛蒜皮的事。

  今天傻柱倒垃圾故意撒在许大茂家门口,贾张氏又在院子里骂了谁谁谁,棒梗去傻柱家拿了一兜花生米,前院三大爷家里吃饭时候闹腾起来,于莉直接回了娘家,后院刘海中又在打孩子.

  纷纷扰扰四合院,并没有打断杨小涛的思路,更不会有人来找不自在。

  晚上,和冉秋叶一番云雨后,冉秋叶在潮红中睡去,杨小涛则是休息一会儿,继续起来奋笔疾书。

  如此,一个周后,眼看着要进入十一月份了,杨小涛的图纸终于完成了。

  看着桌上的图纸,还算是满意。

  这是经过三次删减修改后的成果,里面具体的尺寸,长度,数据,各个部件都是经过理论验证,多次计算后的结果。

  杨小涛觉得,先搞一个出来,在家里安装试试看看效果,若是可以就这样了,若是不行,再改进。

  毕竟,天冷了,运动的时候也不能顶着被子不是。

  想到就做,第二天杨就来到轧钢厂,跟王国栋说了一声,就在三车间里打起炉子来。

  王法几人好长时间没见杨小涛动手了,这一次见了立马过来看看。

  车间的任务降低,他们这些钳工的工作也没以前那么忙了,有时间过来看看。

  “小涛,你这是,打炉子?”

  王法从一旁看着杨小涛的图纸,摸着下巴问道。

  只是这炉子跟现在的炉子不一样啊,更加细长。

  杨小涛设计的炉子就是为了符合蜂窝煤的高度,正好可以容下三块蜂窝煤,这样的搭配,只要保持好火候,炉子一旦燃起来,只需要早中晚各换一块就行。

  “对,新炉子!”

  杨小涛也没有藏私的意思,指着图纸跟几人介绍起来。

  一旁好奇的车文伟凑过来,“伱这炉子可是得费点功夫啊!”

  “嗯,最好找个锻工帮忙!”

  一旁的李楠趁机插话,最后自告奋勇的找人去。

  没一会,杨小涛将几个小零件加工完,李楠领着一个高大汉子走过来。

  这人杨小涛也认识,就是三车间的锻工刘国刚。

  论起技术,刘国刚是五级锻工,本事不小,更是为人痛快,在三车间里口碑不错。

  而且他也是刘玉兰的哥哥。

  说起刘玉兰,这些年因为傻柱一句猪八戒他二姨一直没嫁出去,在这年代可是妥妥的大龄剩女了!

  刘国刚为这事还堵过傻柱几次,每次都被修理的抬不起头。

  “刘师傅,你看下,我需要这个尺寸…”

  刘国刚知道是给杨小涛帮忙,二话没说就赶过来,听杨小涛介绍后,也没觉得啥难度,应承下来,拿着图纸就回去干活,争取尽快完成。

  第二天上班的时候,刘国刚就将炉子送到杨小涛这,杨小涛左右看看,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

  再次感谢一番,杨小涛又将水箱的图纸交给刘国刚,让他打造试试。

  若是先前刘国刚只想着帮忙,那现在就是认真起来。

  杨小涛当这个研发组长,厂子里有不少人都在议论,这到底是个什么岗位。

  不少人都觉得,这是厂子里给杨小涛的奖励。

  就只当是给他个名头好加钱。

  但心思活泛的,都等着杨小涛做出点东西,好跟着沾光。

  要不是三车间的主任王国栋每次见了都要聊上两句,外人看来就是尝到甜头了!

  “这个水箱务必仔细…”

  杨小涛跟刘国刚交待一番,便来到工位上加工其他零件。

  后厨,傻柱将马华叫过来。

  “师傅,有啥事您吩咐!”

  “马华,还真有个事得你去!”

  傻柱俩人来到角落里,小声的说着。

  “那许大茂知道吧!”

  “知道,师傅,那不是你死对头嘛!”

  “对,就那兔崽子!”

  傻柱看看左右,趴在马华耳边,“这家伙今天要去管家庄子放电影,我觉得这家伙肯定有问题!你去帮我瞅两眼,回来告诉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