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水井的事也没有隐瞒,更是分享了喜悦,自己要当父亲了…

  随后又写了冉秋叶的问候…

  如此,两张纸后才写完。

  最后…

  敬祝

  身体安康,一切顺遂。

  写上名字,时间。

  一封书信便已经完成。

  从家里找出信封,又去集邮箱子里找了一张邮票,按照对方的地址写上,冉秋叶检查一番,将照片塞进去这才算是完成。

  杨小涛也没耽搁,骑着车子就往邮局跑去。

  等再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杨小涛回到家里,冉秋叶已经准备好饭菜。

  俩人吃完饭,就在院子里看会书,一起度过闲暇时光。

  随后几天,杨小涛按部就班的上下班,有时间就带着冉秋叶回娘家,再就是去趟图书馆,换两本书,偶尔也去周围转转,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书籍,丰富一下家里的书架。

  就这样一直到了正月十五。

  这天也是周奎结婚的日子。

  经过两家人商量,婚礼还是在周家举行,只不过结束后,周奎两人就会搬到四合院里。

  不过冉秋叶因为怀孕没有参加婚礼,虽然周母让她去,还说这是新时代了,不兴老封建迷信那一套了,可两人仍旧坚持,周母也没办法。

  杨小涛两人都知道周母的好意,但还是拒绝了。

  周奎和刘玉兰知道后,周奎不清楚,但刘玉兰经过母亲的解释,心里对杨小涛夫妇更加感激。

  这样替别人着想的人,今后更值得交往。

  这次周奎结婚,杨小涛的任务比较多,而且都很重要。

  一个是照相,先前没有照相机可以不用,现在有了,不用说不过去。

  再就是担任主婚人。

  一般这种角色需要德高望重,或者是上级领导来担任,却没想到双方一致让他来,着实出乎预料。

  杨小涛不理解,但刘家人却是很认同。

  尤其是家里好几个人都在轧钢厂工作,对杨小涛的定位认知更加清晰。

  别看杨小涛现在的职位只是一个光杆的研发组长,但人家干的那事,就是厂长都未必干的出来。

  让这样的人来主婚,家里亲戚问起来,一说什么工程师,什么暖气炉,什么压水井,还有先进工人的,说出去就有面子。

  至于周母,那更没意见了。

  于是,杨小涛就在家里提前演练一番,省得说错话。

  毕竟,这个时候,言论要注意些,至于西方结婚那一套,杨小涛倒是知道,但不敢说啊。

  直到冉秋叶觉得没问题了,这次赶鸭子上架,成了两人的主婚人。

  跟杨小涛结婚的流程一样,周奎早上打扮的精神,一早出门迎娶新娘。

  上午十一点,两个新人过了门,杨小涛就开始旅行自己的职责。

  看着周奎那魁梧的身躯面对众人时轻轻的颤抖,还有因为紧张涨红的脸,再看一旁浓妆艳抹同样紧张的刘玉兰,杨小涛倒是平静起来。

  看着两人,杨小涛走到悬挂的伟人挂像下。

  众人在这一刻,都将目光聚集过来。

  “今天,我们在伟人的瞩目下,见证两人的婚礼,今后两人就要在一起生活…”

  “我们衷心希望,你们能够在革命道路上互帮互助,互相鼓励…”

  “最后,祝福你们!”

  一通话说完,周围人立马响起掌声。

  接着,众人就移步到拥军饭馆,这也是提前安排好的,有杨小涛的面子在,饭店老板张庆军答应的很痛快,价格也合适。

  来到饭馆。

  两家人聚在一起,共同庆祝。

  杨小涛作为主婚人,而且也是周奎的兄长,便坐在主桌上,跟周母坐一起。

  一桌上还有刘玉兰的父母,几个亲叔叔,满满当当不少人。

  杨小涛这么年轻就坐在这里,自然是受人关注,不少来人也都打听到杨小涛的事情,而后便是尊敬。

  这年头,有能耐的人就是受人尊崇。

  等周奎带着刘玉兰挨个敬酒的时候,来到主桌前,周奎显得有些拘束,倒是刘玉兰大方得体,外向开朗。

  轮到杨小涛时,杨小涛端起酒杯,“我这兄弟,嘴笨,但心实在。我也看出来了,今后这家,还得这弟媳妇当。”

  刘玉兰大方笑着,周奎也是不好意思,但脸上却是幸福。

  周围家属听了更是笑开了怀,谁不知道刘成把这女儿当宝贝疙瘩,这么多年了虽然心急女儿的婚事,却从来不说女儿一句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