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几人来到食堂吃完饭,随后来到一车间。

  保卫科科长赵传军已经带人警戒起来,车间里没有别人。

  “想要去的,举手报名。”

  来的钳工,齐刷刷的举手。

  杨小涛也举起手来。

  一共十一个人。

  杨佑宁看了眼,随后拿出一叠图纸,分给几人。

  杨小涛看了眼,应该是某个工件的一部分,看上去有些复杂。

  “这是考核工件,上级要求,最大外径的精度误差不能超过0.005毫米。”

  这话一说,压力陡增。

  杨小涛记得八级钳工考核的时候,自己就做过一个螺栓,那时候对精度误差要求可没这么具体。

  显然,这次考核水平很高。

  杨小涛接过加工部件,来到一处钳台上,开始检查工具器械,然后活动手指身体。

  其他人也是如此,大家都是老钳工,知道一鼓作气,再而衰的事。

  做工件,尤其是高精度的工件,对精力的消耗巨大,第一次做不好,消耗了精力,后面更难。

  所以,大家动手不快,都在调整状态。

  杨小涛感觉身体活动开,手指也找到熟悉的感觉。

  这些天虽然离开了钳台,但在车间里可没闲着,还搞了高压锅,手上不算生疏。

  拿起部件,杨小涛开始加工。

  在他一旁,刘大明几人也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开始工作。

  易中海在最后头,此时的他,心里充满斗志。

  这次机会,他必须抓住了。

  一旦成功入选,很可能提前结束劳动改造。

  这是最好的翻身机会。

  得益于这段时间来到勤勤恳恳,没了院子里的杂事干扰,易中海渐渐找回曾经的手感,工作能力比劳改前提高了一成,隐隐有当年巅峰时期的感觉。

  拿着部件,易中海小心翼翼的削着,手上的感觉,心里的感觉都在精神关注下,一点点的走着。

  每一次,都能福至心灵的完成,手头上的工件缓缓成型。

  这一刻,易中海物我两忘,眼中只有工件。

  杨佑宁领着一群人在一旁远远的,生怕闹出动静打扰了几人。

  孙国则是小声问陈宫什么情况。

  “具体不清楚,咱们四九城要出十人,特别说明了,最优秀的十人。”

  “咱们轧钢厂能分到三个名额,不仅是上级的重视,也是咱们的荣誉骄傲。”

  “现在,就希望他们能够完成任务,替咱们轧钢厂争光了。”

  陈宫说着,众人听了都沉默不语。

  等了一个多小时,刘大明举起手,揉着腰,下了岗位。

  身后留下一个加工完工件。

  没一会儿,又有人走下来,身体同样吃不消。

  但几人都完成了工件的加工。

  易中海抹了把头上汗水,随后捶着大腿,走下来。

  易中海脸上露出笑容,这次十拿九稳了。

  这也是他最用心做的,在做完的那一刻,心里就有种自信,成了。

  坐在一旁,看着场中唯一还在操作的杨小涛,易中海也箱看看,他到底能不能做出来。

  要是做不出来,那这八级钳工的水分可就大了。

  他也能趁机压过杨小涛一头。

  工位上,杨小涛眉头皱着,并不是出错,而是从开始操作的时候就一直这样。

  他知道这工件的要求太高,整个部件需要加工的地方又不少,若是一个疏忽,就全功尽弃。

  小心的完成最后一下,杨小涛缓缓将工件放下,突出一口热气,随后擦拭额头上的汉水。

  杨祐宁见杨小涛的做完了,便让人上前测试。

  孙国几人主动请缨,承担起测试的任务。

  杨小涛走到一旁,拿起准备好的缸子,吨吨吨的灌了一肚子水,随后就听到一阵惊讶声。

  接着看到刘大明摸着胡子哈哈笑着,还不时对一旁的侯保卫挤着眼睛,很是得意。

  杨小涛凑过去听了下,原来刘一挫做的工件整体测定后,精度误差为0.005毫米,正好过了及格线。

  杨小涛对刘大明点点头,随后继续等待测试。

  侯保卫是第二个完成的,精度误差为0.006毫米,虽然差了一点,但还是没有达到要求,众人一阵可惜。

  接下来,一众人测试完成,结果最好的也不过是0.008毫米,比起侯保卫更是差了一截。

  等轮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