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大案惊天!我安欣绝不手软!

高理想,矢志不渝的毕生追求!”

  安欣笑道:“谭思言说,横渠四句是他的理想追求,也是他的处世哲学,哪怕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所以他当初哪怕只是一个没钱没势没背景的小科员,也能接连向省纪监实名举报京海政法书纪赵立冬!”

  说到这儿,安欣收起笑容,将刚打印出来的材料拿给徐忠。

  “你说咱们现在的职务更高、权力更大,岂能不好好向谭思言学习,为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做好事呢?”

  听到这话的徐忠,立马秒懂。

  安欣明显是在暗示。

  就算犯罪嫌疑人之一何利文,他爹是临江省政法副书纪何黎明。

  临江商业开发银行的这起案子,安欣也照样会铁面无私、秉公办案。

  不止是为了维护法律的公平与尊严,更是为了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看来这起案子,比我想象中的要更加复杂严重啊!”

  徐忠立马埋头快速浏览资料。

  安欣拿起保温杯,神情凝重的说道:

  “这可能是咱们龙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起高智商、群体性金融欺诈犯罪。”

  “目前初步统计的涉案受害人,就超过三十万,而涉案金额保守估算也有一百多亿。”

  “连总务院都已经惊动了,你想想这事得有多严重?而如果不严查严惩,又怎么对得起三十多万老百姓?”

  徐忠心里咯噔一下。

  光是听安欣这么一说,都已经头皮发麻、汗毛倒立了。

  而快速浏览材料,更是越看越触目惊心。

  当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为了利用好龙国加入世贸的有利时机,刺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

  也为了缓解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影响经营的现状。

  龙国对金融行业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松绑’。

  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作为典型权贵子弟的何利文等人,当然看中了机会。

  充分利用了他们的背景人脉关系,成立了临江省第一家民营银行,临江商业开发银行。

  既然是银行,最基本的盈利业务,自然就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赚取利息差额。

  比如用百分之二的存款年利率,吸引老百姓存了一百万。

  然后将这一百万,以百分之五的贷款年利率,放贷给了某家企业。

  一年到期后。

  企业连本带利还了一百零五万,但银行只需要给储户一百零二万。

  那么银行,就相当于赚了三万块。

  当然。

  这种存贷款业务,只是银行赚钱业务中最常见的,并不是唯一。

  他们吸收了存款后,并不一定非得要用于放贷。

  也可以投资股票、期货、债券等等,甚至投资入股其他银行或企业。

  另外办卡、转账、开保函、代售理财产品等业务,也可以收取金融服务费和佣金。

  但不管银行要搞什么业务,前提条件,都得是有钱。

  而钱,从何而来?

  何利文他们几个股东,再多本钱加一起也并不会有多少。

  真正的巨额资金,当然还是要靠吸储。

  如何才能吸收到足够多的存款?

  在城市里,没啥名气和实力的临江商业开发银行,肯定是竞争不过那些国有银行。

  哪怕给出更高的存款利率,也很难吸引到足够多的储户前来存钱。

  所以他们便瞄准了,国有银行很少覆盖的乡镇和农村,把农民作为首要目标客户。

  农民一年到头在田地里劳作,是挣不到几个钱。

  但这两年,他们外出务工。

  不管是进工地,还是进工厂,只要勤劳肯干就能挣不少。

  而挣到了钱,带回农村老家,除了翻修房子添置家具家电之外,剩余的钱当然要存起来。

  可农村里想要存钱太难了,有些乡镇的信用社经常人满为患,存钱取钱都特别麻烦,而且利率也不高。

  急于疯狂扩张的临江商业开发银行,便另辟蹊径,在当地高薪高福利聘请了不少人充当业务代办员。

  因为找的都是比较有名气和人脉的本地人,自然很容易获得乡亲们的信任。

  而乡亲们将存款交给代办员后,也确实很快拿到了临江商业开发银行开具的,盖了红印的存款专用票据。

  是银行的票据,又白纸黑字写得很清楚,多少钱存进了什么账户,存期多久、利息多高……

  乡亲们还有什么放心不下的?

  如果真的是这么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