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0章 即将爆发的昌江之战

  隆景二十九年,魏梁联盟攻打大康,魏军攻打怀州,初期势如破竹,几乎要占据整个怀州。

  还未正式继承王位,甚至只是个小卒的关宁来到战场。

  也是从这开始了关宁的扬名之路!

  他只领着千人运用各种计谋,并趁机收拢残民扩充兵力,给魏军造成极大损伤。

  而其人狡猾,正到战时却避战不出,时任魏国监军宋丞为逼关宁迎战放言屠城。

  当时要屠的城就是安城!

  关宁如时赴约而来,就在安城之外,正面交战大败魏军,并将大将纪虎斩于马下!

  那一战,是关宁成名之战!

  最终以宋忠自刎,魏军覆灭结束。

  也从那时开始,魏军露出败象攻康之战草草结束。

  可以说,若是没有关宁,那一次大康结果如何还未可知,关宁是改变了历史……

  自那之后,魏军从未再踏入过这片土地。

  “今天,我们又来了!”

  身在安城之前,魏君建武帝姬川回忆着这段历史轻声呢喃着。

  那时他还是皇子,他依稀记得父皇在得到战败消息时的样子。

  “朕本以为大康在没有了镇北王关重山之后,再无领军擅战者,却不想其子关宁比其父亲丝毫不差,此子实乃我魏国大敌!”

  父皇的话依稀在耳边回荡,他的话也应验了。

  关宁确实是魏国大敌。

  几年后,他更是造反夺位建立新朝数次欺压魏国……

  那时,姬川就记住了这个安城,因而此刻才感慨万千。

  魏国大帅樊华藏深知陛下想法,也开口道:“多年前,宋大人就是在此地自刎。”

  他说的宋大人就是宋丞。

  宋丞也是宋家之人,还是魏国丞相宋太平的堂弟。

  “宋大人深受先帝看重,其自刎之前便留有亲笔信,差人送到回望京,信中言明定要铲除关宁……也就是现在的元武帝。”

  “先帝未能做到的事情将由朕来完成!”

  姬川开口道:“而今我们不是又来了吗?”

  “陛下所言极是,我们又来了!”

  “进城!”

  姬川一声令下。

  魏军徐徐进城暂时驻扎下来,安城并不算大城,但位于要道是必争之地。

  城内颇为冷清,沿途所见店铺皆已关门,更是少有人烟,并非因敌军进城闭门不出,而是安城百姓早已被迁走!

  “这是一座空城!”

  樊华藏开口道:“城中没有一人也没有一颗粮食,看样子应该是大宁早有准备,若是匆忙撤走,不会这么干净。”

  “元武帝也算是仁义之君了。”

  姬川平静的说了一句。

  战争来临谁会管这些平民百姓的死活?

  可在他们攻进时,却少见大宁百姓,这说明大宁很早就开始安排百姓撤离安置。

  “梁国不是在大宁有不少密探吗?”

  姬川开口道:“务必打探到大宁将这些百姓安置到了哪里?”

  “由此也能知道大宁退让的底线在哪!”

  “陛下圣明!”

  樊华藏开口道:“战争到现在我们能够感觉到大宁并未到拼尽全力的程度,该守不守,该打不打。”

  “分明是有意为之,不过总体还是我们占据优势。”

  “大宁是耗不起。”

  姬川冷声道:“所以我们之前的策略是对的,不要有所顾忌,就是要跟其硬拼硬打,大宁自然畏惧。”

  “退又能退到哪里?”

  “陛下圣明。”

  樊华藏发现陛下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很好,简直让他诧异。

  “意外了吗?”

  姬川好像知道他的想法。

  “是不是觉得朕从未真正接触过战事,而显出来的又出乎你的预料?”

  樊华藏没有说话,这哪敢承认,可也是一种默认。

  “朕把元武帝打过的仗都详细汇总,不知翻阅了多少次,你明白了吧?”

  “您是……”

  “对,朕是学习元武帝的。”

  姬川低沉道:“都说朕效仿元武新政,说朕什么都学习关宁,这话一点没错。”

  “想要打败这个敌人,就要足够的了解他!”

  “陛下圣明。”

  樊华藏除了感叹再没有其他好说的。

  陛下竟然下了功夫钻研元武帝打仗经验。

  这当然有价值。

  元武帝是当世公认的军神。

  军神意为用兵如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