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 大国合作

离了政治中心的哥穆尔卡重新请出来,并由他主持大局,为了请当时的哥穆尔卡出山,奥哈布甚至接受了将亲苏派全部踢出政治局的要求,这其中就包括了身为国防部长的罗科索夫斯基。

  而当时重新出山的哥穆尔卡,在执政的最初一段时间里,也确实表现出了强硬的立场,他不仅将亲苏派从政权核心中驱逐了出去,还取消了农业合作社改造,改善了与南斯拉夫的关系,反对苏联干涉别国内政,提倡党内生活民主化,宣扬宗教信仰自由等等。

  有意思的是,哥穆尔卡同志重新出山主持大局是在一九五六年,短短一年后,他就兴高采烈的访问了莫斯科,随后转过身来,就对波兰工人党内的反苏派进行了批判,认为这些人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接受了修正主义立场,并且对党的思想体系的科学基础产生怀疑......苏共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先锋队地位始终没有改变。

  换句话说,在掌握波兰工人党的大权之后,不到两年的时间,哥穆尔卡本人就成为了彻头彻尾的亲苏派,他开始波兰积极推动农业合作社的改造工作;对教会展开政治批判;指责罗马尼亚共产党领导人尼古拉·齐奥塞斯库是共产主义阵营中的叛逆;全程参与了苏军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行动......

  总的来说,如今波兰工人党内的路线之争,其实就是一场闹剧,亲苏抑或反苏,都只是一种表象,其内核依旧是亘古不变的政治权力斗争。

  而站在莫斯科的立场上,现在或许包括斯大林同志在内的核心领导层,都知道哥穆尔卡的真实意图是什么,又或许没有人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贝鲁特和哥穆尔卡之间,莫斯科更信任的始终还是前者,因此,此次维克托前往华沙,是为贝鲁特带了一个“大礼包”过去的,即苏联已经决定给与波兰经济援助的最终决策。莫斯科一方面希望借助这个决策,稳固贝鲁特在波兰工人党中的地位,排挤哥穆尔卡所提出的“波兰道路”政策;一方面希望借助苏联版的援助计划,引诱东欧各国加入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的组建计划;最后,莫斯科也是希望用这个苏联版的援助计划,将美国人的影响力从东欧地区彻底排挤出去。

  实际上,联盟在战后东欧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即通过在东欧建立势力范围来构建联盟的东欧安全线,以此来确保联盟在战后欧洲,尤其是东欧的优势地位。而在这个目标实现的过程中,波兰这个国家,占据着一个至关重要的地位,因为控制住了华沙,联盟在应对欧洲大规模战事的时候,就有了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位置,这是战略层面的一个考量。

  而在战争结束了一年之后,联盟为了实现东欧安全线的构建目标,已经制定出了一个相应的策略,那就是支持和帮助东欧各国的共产党建立政权,并在合适的时候,将其转化为苏联模式,从而使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拓展到整个东欧地区,以此建立起一个以苏联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体系,并以这个体系为基础,对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产阶级国家体系。

  在这里必须强调的是,此时苏联的对外政策中,并没有将东欧国家视为自己的小弟,按照斯大林同志的说法,联盟在东欧所推行的应该是“大国合作政策”,莫斯科所追求的,是与包括波兰在内的各个东欧国家,建立一种战略合作伙伴的关系。

为你提供最快的奋斗在苏俄更新,700 大国合作免费阅读。https://www.biqupai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