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奸佞当除,民有恩票

出现特殊情况导致自家的棉花地出现欠收,则可选择按传统“三十税一”的方式向宛平县进行缴税。

  赵老四算了一下,若按户部的标准只用向朝廷缴纳十二斤棉花,若按传统的方式则要缴纳二十斤棉花。

  赵老四知道太祖时期所拟定的三十税一的政策已经很厚道,便决定不占朝廷这点便宜,当即以传统的方式缴纳了二十斤棉花。

  在缴了税后,自家剩下五百八十斤棉花。

  只是棉花并不能当饭吃,而一家大大小小有着十张嘴,故而棉花需要换成银子,购买柴米油盐醋来保障自家日常的生活用支。

  赵老四将大儿子打发到京城寻棉花二贩子卖棉花,便扛起锄头准备前去棉花田做最后的收尾清理工作。

  “快跑!顺天府尹带着几名衙差来到村口,指名道姓要找你!”

  “顺天府尹因何要找我,我又为什么要跑?”

  “你忘记咱们年少的时候偷看刘寡妇洗澡的事情了吗?那腿,那臀,还有那前胸多白……”

  ……

  赵老四不由得想起了四十年前,那身子是真的很白,至今都无法忘怀,仿佛那是一场刻到骨子里的梦。

  想到自己大半辈子的清名不保,他当即便跟朱老六准备朝着村子的另一面逃窜,但突然间意识到不对。

  这个老货好吃懒做已经沦为佃户,他是到哪里都一个样,但自己那二十亩田还长在地里,难道还能带走不成?

  “伱就是赵老四?”宋澄骑着马前来,对跪在地上的赵老四确认身份地道。

  随行的宛平户房书吏打量了一眼赵老六,看到赵老四紧张得说不出话,当即便保证道:“府尹大人,他就是赵老四!”

  赵老四生活在这片土地已经几十年,虽然有幸远远看到宛平的县尊大人,但却根本没有见过府尹大人,更别说是府尹大人跟自己说话了。

  此刻他跪在地上,脑袋一直都是嗡嗡。

  赵老四知道自己偷看刘寡妇洗澡的事情瞒不住了,当即便求饶地道:“草民知错,请府尹大人打草民的板子!”

  “这倒不算什么大错!只是新朝之所以推行优惠税收政策,便是要恩惠于民,今后若遇丰收之年,汝按户部定额上缴即可。你此番能主动以二十斤棉花上缴,足以证明汝乃大明良善之民,陛下圣心甚悦。此次差额便不予退还,这是一张由户部新发的弘治布票,亦算是朝廷对你这种良善之民的一份恩赏。因皇家织布厂的第一批棉布要跟外夷贸易,所以此票要到八月方能奏效,届时你或遣人持票到皇家布行,便可换得任意一匹棉布!”宋澄递给随行的吏员递了一个眼色,便认真地交代道。

  此次下乡,他的心情其实很不错。

  历来朝廷都想着从百姓身上盘剥更多,甚至千方百计巧立名义对百姓加派加征,唯有新朝还会担心百姓吃亏,竟然另外发行弘治布票进行补贴。BiquPai.CoM

  这确确实实是一项善政,像赵老四这种明知道按优惠税收政策缴纳便可少缴八斤棉花,却还是坚持按三十税一缴税,确实不该是吃亏的一方。

  啊?恩赏?

  赵老四顿时是愣住了,显得难以置信地接下送过来的布票。

  这一张布票一看便知道不是凡品,长得很像大明宝钞不说,纸张的质量出奇的好,上面有着清晰的“一匹棉布”字样。

  宋澄看到事情已经办妥,便翻身上马,打算前往前面的村子继续恩赏布票,那个村子同样出现两户老实巴交的村民没有选择“占朝廷的便宜”。

  不得不说,华夏的百姓其实是十分朴实的,有着这般良善的百姓为基,大明王朝焉有不开创盛世之理?

  赵老四坐在自家门口的石头上,看着消失在拐角处的队伍,发现一切变得如此的不真实。

  “咱们府尹大人竟然能亲自下到咱们村子,真的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好官啊!”看到府尹大人离开,赵老四的妻子张氏这才走出来感慨地道。

  赵老四瞥了自己妻子一眼,当即板起脸道:“你一个妇人懂什么?府尹大人是好官不假,但咱们其实是遇上了一位好皇帝!”

  “爹,这跟皇帝有什么关系?”二儿子听到这话,顿时显得不解地道。

  赵老四瞪了自己二儿子一眼,便进行说教道:“宋府尹这么年轻、资历这么浅就能当顺天府尹,听说宋府尹也是贫苦人家出身,你当真以为凭宋府尹自己能坐上顺天府尹的位置?刚刚宋府尹亦是说了,这张布票是户部印发,是由皇帝恩赏咱们家的,这都是新朝的善政,咱们要感激陛下。”

  终究是活了大半辈子,他却清楚是谁在主导这一切。

  “当家的,这张布票真能换来一匹棉布吗?”张氏要过那一张布票进行端详,却是表示怀疑地道。

  一直不吭声的大媳妇脆声地道:“娘亲,我前几日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