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帝王与百姓共享红利

br>
  日本银矿的事情在京城早已经传开,由于两地距离较近的原因,所以大家对日本银矿甚至能够掌握到第一手消息。

  特别大明跟日本一直存在贸易往来,东瀛人一直采用白银和黄金跟大明商人进行交易,所以日本岛没有银矿才是稀奇。

  现在朝廷发行银元跟银锭绑定,又在日本占据那座超级大银矿,朝廷开采日本银矿兑付银元其实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此事我亦是有所耳闻,但不知真假!”

  “恐怕并非空穴来风了,毕竟采银是势在必行!”

  “银元只有两年之期,想必白银国债不会太久了!”

  ……

  在谈及日本银矿的事情后,很多人纷纷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却是对接下来的白银国债充满了期待。

  原以为朝廷不加税就是最大的幸福,但谁都没有想到朝廷还帮着他们实现财富增值,真正将他们视为华夏同胞了。

  若是有人认真关注底层的百姓,他们会发现民心已经慢慢向弘治靠拢,即便弘治被士太夫们抹黑为暴君。

  时间已经来到八月底,天气正在慢慢转凉。

  西苑,养心殿。

  朱祐樘蓄的胡须终于初具规模,从最初的白脸小生变成了英气逼人的年轻帝王,双目更是炯炯有神。新笔趣阁

  由于处理奏疏越来越得心应手,而越来越宽裕的财政更是可以解决很多难题,导致每日留给他钓鱼的时间越来越多。

  朱祐樘虽然被逼宅在紫禁城和西苑中,但并不是一个社恐的性子,却是经常将臣子召到这里进行交流。

  因他的性子渐渐被人所掌握,却是不可能有人敢像当初的庆云侯周寿和徐溥那般放肆,所有人的一举一动都是忠心耿耿的模样。

  其实帝王的苦恼便在于此,若是最开始无法看清底下臣子的真面目,等到你真正掌权的时候,压根看不清谁是人谁是鬼了。

  “陛下,今朝廷若是坚持给运河借水,只会让黄河无法根治,而运河又借不到水!今白昂已经陈明利害关系,让运河继续停摆数月,全力疏通黄河可保二十年无大患!”工部尚书贾俊顶着一股无形的压力,如实进行汇报道。

  京杭大运河山东段阻塞已久,由于关系到漕粮,朝廷早已经命令治河总督衙门想办法尽快疏通运河。

  只是事情反倒是忙中出错,起初是黄河反复变换河道,结果现在竟然再度出现了分流,从而造成山东的水系大动荡。

  现在他们工部终于是理清根源,保河和保糟其实是自相矛盾,现在最好的做法是暂时放肆漕运来疏通黄河,解决黄河目前的分流问题。

  朱祐樘看到这个棘手的问题,却是板着脸道:“贾卿!”

  “臣在!”贾俊仿佛被一头狮子盯着一般,便是低着头拱手。

  朱祐樘将温柔的贾俊看在眼里,却是认真地强调:“此次朕不会追究!只是治河总督衙门几个月后还无法向天下人交出满意的答卷,那么休怪朕无情,不仅治河总督衙门要担责,而且你这位工部尚书亦得负主要责任!”

  “臣谢陛下宽宏,臣定不负陛下所望!”贾俊反倒是暗松一口气,连忙表示感激地道。

  朱祐樘知道这里的问题很多,便是轻轻地抬手道:“下去吧!”

  “臣告退,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贾俊郑重地叩谢,而后规规矩矩地退了下去。

  兵部尚书刘宣刚刚被召到这里,自然将所有事情都看在眼里,显得若有所思地扭头望向离开的贾俊。

  朱祐樘注意到刘宣的反应,显得不动声色地询问道:“刘卿,你对漕运阻塞数月不通怎么看呢?”

  “臣不敢胡猜!只是事情过于巧合,那么便不可能是巧合,但臣认为陛下处置得很好!”刘宣犹豫了一下,当即便表态道。

  朱祐樘端起刚刚送来的茶盏,当即苦笑地道:“很好?谁都晓得其中有猫腻,但朕却不想查了,这分明是姑息养奸!”

  “陛下乃明君,所虑的是万民得失!治河关乎国运,治漕迫在眉睫,若严查治河总督衙门势必让形势恶化。今虽有差错,但近年黄河确实是越来越通畅,陛下是忍下眼中沙而使黄河漕运两通!”刘宣自从看到百万灾民在东北安家乐业后,便知晓眼前的帝王是真正的爱民之君。

  现在朱祐樘没有选择清查其中的缘故,而是直接向主要官员施予压力,虽然是一个妥协,但却是为了天下万民的一种让步。

  如此雄才大略的君主,如此进退有度的君王,大明焉有不兴之理呢?

  朱祐樘知道刘宣确实宛如自己肚子的蛆虫一般,轻轻地喝了一口茶水道:“依你之见,漕运何时能通?”

  “臣以为陛下如今并不关心漕运何时能通,而是更在意黄河能否真如白昂所说二十年无大患!”刘宣迎着朱祐樘的目光,显得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