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水车

  但是这个水车是可以改进的,只要朝廷支持,相信凭借着老百姓的智慧慢慢的就会越来越好。

  在真正的历史上,水车在乾隆时期几乎灭绝了,导致后世也找不到原型。

  为什么,

  因为乾隆这个王八蛋,在下江南时无意间看到这个水车竟然如此便利。

  而且周围官员更是把这个水车夸上了天。

  其中有一个官员嘴比较欠,他说:“一个水车能顶得上几十个汉子,实在利国利民的好东西。”新笔趣阁

  谁知道这句话说错了。

  这水车确实利国利民的好东西,但是他忘记一点,那就是乾隆并不想利国利民。

  只因为乾隆是满人,少数民族。

  当他听到一个水车顶几十个人后,那么十个水车呢,顶几百个人。

  一百个水车顶几千人。

  整个大清国有那么多水车,这如果全部用上了,得有多少个吃饱了没事干的人啊。

  这些人不去劳动,每天蜗居乡里,对统治是非常不稳定的。

  万一他们每天不干活,突然有了思想,搞起了反清复明的旗帜…

  所以乾隆当场就叫制造水车的人砍掉,那个水车还是经过改造的,如果应用到民间,无数百姓将因为便利而活下来。

  只是还没有出壳,就被乾隆扼杀到摇篮里。

  为了防止百姓吃饱了没事干。

  乾隆还搞起了三十三两白银的垃圾政策。

  当时白银不值钱,大量的银子流入国内,经过统计一个正常干的家庭每年需要的费用大概是三十五两。

  超过了三十五两,老百姓就会有幸福感,满足感,会利用多余的时间做些自己想做的事。

  但老百姓有空闲时间的话,对于统治就难了。

  所以为了让老百姓继续干,不停的干。

  清朝政府推出了三十三两白银政策。

  无论你老百姓再怎么干,你的收入永远也达不到三十五两。

  达不到,就会产生焦虑感,就会努力的去干,要不然自己的收入就没了,没有了就没办法养家庭。

  这样死循环下去,老百姓自然不会再管朝廷的事。

  什么?皇上死了,关我屁事。

  老子再不干,自己都没有活路了,你就算老天爷死了,也别挡着我干活。

  那种政策只会发生在清朝,永远也不会出现在明朝。

  因为明朝是包容性的,开放性的,能与世界接轨的朝代。

  朱由检非常满意这个水车的建造,他询问道:“像这样的水车,一年大概能生产多少辆?”

  “回陛下,八轴年产约三百台,小轴距约千二百台,只需要五年,完全可以让全国上下都用的上这种水车。”

  一旁的徐光启看到皇帝的眼神没有变化,知道这个水车也只是微不足道的东西。

  毕竟这是根据书中改变的,只是增大了抽水量,没有实际性的效果。

  而且制作也比较复杂,需要很多工匠不停歇的做,用人成本太高。

  上一个人用物,这一次用人。

  他示意宋应星说出下一个发明创造,别在这些东西上面卖关子了。

  毕竟皇帝关注的不是香皂和水车。

  而是武器。

  果然宋应星提出了一个新的理念,这是他和孙元化共同想出来的。

  由于孙元化不在京城,就由他来说出来。

  还是根据燧发枪来改动的枪炮。

  首先虽然燧发枪因为口径都能达到接近两厘米,其威力巨大,在中远距离上就能击穿绝大多数铠甲包括板甲和札甲。

  打后金的棉甲一打一个准,就连明军的锁子甲都抵挡不住燧发枪的攻击。

  但是燧发枪的射速却相当垃圾。

  正常情况下,即使士兵点开了定装子弹技术和油纸定装弹技术后,普通士兵使用滑膛燧发枪时,每分钟顶多也就可以射击两发。

  要是他们使用的燧发枪是线膛枪管,那么射速会更低,可能一两分钟才能射击两发子弹。

  而这段时间后金的军队早就杀过来了。

  八旗兵之所以勇猛,正是因为他们的马上功夫了得,手中的弓箭又快又狠。

  电影中机关枪不停的扫,主角藏在汽车后面似乎就没事了。

  但如果遇到100磅以上的强弓,直接给主角穿了个透心凉。

  马弓手更是了得,他相当于一个移动的机枪手,追你的时候射箭。

  你追他的时候,他也射箭,比明军的三眼火铳还要快和狠。

  因为火铳和燧发枪一样,经过第一轮后,基本就是一个木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