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琉球国的辛酸

  “此番入阁,吕卿可谓是责任重大。”

  朱谊汐看着干瘦许多的吕大器,不由得感慨道。

  吕大器心中早就有了定稿,自然胸有成竹:

  “微臣虽然年迈,但心却未老,只要陛下还有用老臣之日,老臣必不辜负。”

  “好!”

  朱谊汐拍了拍手,意气风发地让人卡来了地图。

  这是一张昔日辽东的地图。

  它被绘制在屏风之上,按照地图的模式用刺绣绘制,更容易长久,也更醒目。

  各府,县,千户所等,一目了然。

  早在明初,洪武皇帝就看出辽东的重要,派遣常遇春收复辽东,并且一举重创了北元。

  为了安稳天下,辽东甚至派遣了辽王坐镇。

  可惜,一场靖难之役,塞王内迁,辽东变成了边军的天下。

  当年辽东地区虽然近在京畿,但却是受到山东的管辖,无他,距离辽东半岛太近了,划船就能到。

  弊端十分明显,长臂管辖,力有所逮。

  如今的辽东省行政机构,早就已经成立多时,甚至让礼部侍郎文熙担任辽东巡抚,兼管朝鲜之事。

  这几年的发展,只要打下辽东,一切自然就水到渠成。

  “陛下属意李应仁?”

  听着辽东省的创建,吕大器则轻声道。

  “怎么?”

  “李应仁毕竟出自辽东李家……”

  “让他暂且管两年吧!”

  朱谊汐不置可否,直接道:“等辽东安稳了,再让他回来也不迟。”

  ……

  这边两人长聊,而另一边,内阁却静悄悄地。

  赵舒眉头轻皱,票拟着意见,似乎并不在意。

  而中堂内,阎崇信却有些烦躁,心一直静不下来。

  周周转转,他来到了赵舒身边:“适之兄。”

  “守诚兄,怎么了?”

  “没事,就是心中有些烦躁。”

  阎崇信也没兜转,直接了当的说道。

  “心得静下来。”

  赵舒轻声道:“外面那么冷,若是不静下来,怕是会寒风刺骨。”

  “镇之以静即可。”

  阎崇信叹了口气,只能坐下。

  一旁的张慎言则闭口不言,心中也是百转千回。

  权力这个东西,太过于迷人。

  翌日,经过一天的畅谈之后,吕大器正式被拜为华盖殿大学士。

  自此,吕大器正式入阁。

  他卸任兵部尚书后,原辽西总督路振飞担任兵部尚书一职。

  随后,阎应元卸任顺天府尹,担任组织部尚书一职。

  这一番越级,引起朝野瞩目。

  而空出来的官位,更是让许多人奔头,人们都忙着不停。

  在这般重要的时刻,很快就迎来了正旦。

  年关之时,从四川传来消息,定都甘孜的康王李自敬,很是恭敬的向朝廷表示崇敬,答应了割让青海的条件,并且愿意加入到朝贡国体系中。

  这一番,立马让朝廷鸡飞狗跳。

  以理藩院为首的新派文人们,则看重于利益,着眼于青藏高原,认为应该把所谓的康国,定义为属国。

  以康国制衡固始汗,这是最好的办法。

  但守旧派们却不认可。

  他们认为以李自成为首的闯贼,不仅让整个中原生灵涂炭,而且还逼杀了崇祯皇帝,差点让大明亡国。

  如今李自成虽然死了,但却依旧要为其负责,必须歼灭干净,以消心头之恨。

  这样的争议,从冬至一直争吵到过年,还未得出结果。

  内阁却没有表态。

  因为他们清楚明白,皇帝以旁支入继大统,自然对闯贼没有太过的嫉恨,反而因为闯贼的肆虐,获得了不少的好处。

  没看见张献忠的儿子都封了侯,李自敬又算了个什么?

  果然,皇帝的耐心被消耗殆尽,不想再与这些清流们争论什么,直接允许了康国为属国。

  而固始汗这边,则还不知晓这些,对于皇帝邀请达赖和班禅入京,他沉思熟虑,最终还是允许了。

  没办法,胳膊扭不过大腿,得罪明朝可不是好事。

  而且对于格鲁派的达赖喇嘛和班禅来说,得到大明王朝的封赏,绝对能够让其地位更加巩固。

  正旦朝会,却比以往更加热闹。

  朝鲜,琉球,日本,安南,和硕特汗国,察哈尔汗国,暹罗,以及西北地区的准噶尔部等,都派来了使节,恭贺皇帝新年。

  至于英格兰,荷兰,西班牙、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