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2章:征倭结束,杀戮两百六十万

他可不认为自己占了联军的便宜,毕竟那些地盘都是他亲自打下来的。

  可如今四国联军却一起来逼他割地,甚至发出战争威胁,这等强盗行径朱棣怎么可能答应。

  朱棣此行主要是为了立威,以收齐军众将之心,从而让明齐两国能够真正合一。

  齐军众将现在可都盯着他呢,他要是这么轻易就服软的话,之前的所有你努力岂不是都付诸流水了?

  朱棣也是个硬气的人,他知道一旦爆发战争的话,以明军在倭国的实力,绝不是四国联军的对手,但想以此来逼他服软,这绝不可能。

  就在朱棣准备严厉拒绝时,军师姚广孝却劝住了他。

  姚广孝明言,如今敌强我弱,硬碰硬是不理智了,若是舍小利却能保大利的话,那舍弃小利也无妨。

  至于明国低头之后,联军会不会得寸进尺?

  姚广孝认为不会,在之前三次中原大战中,明国已经表明了不惧战不畏战的决心,真把明军逼急了,一旦真的开战的话,对魏宋吴三国来说也不是好事。

  至于朱棣低头之后,会不会威望大跌,齐军众将又会怎么看待朱棣?

  姚广孝觉得,在国家存亡之间,收人心可以靠后,等稳定了国势,再去折服这些将领不迟,大不了就多花一些时间。

  姚广孝的劝诫,让朱棣醍醐灌顶,最终决定放弃部分利益,以换取和平,并以姚广孝为使,前其和四国联军谈判,并向其陈明厉害。

  一舟车劳顿后,姚广孝终于抵达东京,可抬眼望去,明明是大白天,所见的却是一片阴森至极的景象。

  姚广孝可是知道的,东京乃是倭国都城,是倭国最繁华的城池,可如今他所见道的却是一片破败,甚至找不到一个还活着的百姓。

  白骨皑皑,阴气森森,让人脊梁骨直冒冷汗。

  姚广孝可是懂风水地脉的,他一眼就看出这片土地上的阴气,之所以会如此之重,是因为杀戮而造成的。

  即可究竟是多么大的杀戮,才会改变整片区域的风貌?实在是让人难以想象。

  姚广孝的到来,并且表明愿意让利,这让周瑜和郭嘉都极为意外,不过朱棣退让的幅度太小,四国平分那就更少了。显然不可能满足魏宋吴三国的胃口。

  “这就是明王的诚意吗?他朱棣是在打发要饭的吧。”赵光义一脸阴沉的说道。

  此言一出,魏宋吴三国的人纷纷哄闹的起来,显然都对明军的条件不满,想要以此向姚广孝试压。

  姚广孝见此,不卑不亢的进行了反驳,明言明军所取得战果,是靠将士们的牺牲换来的,明军绝不惧怕战争。

  周瑜和郭嘉听到这话,心里都快乐开花了,明军的态度越是强硬,大秦越能从中挑拨。

  却不想,姚广孝在强硬了一番后,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逐一反驳联军诉求的不合理,以及明军的补偿完全合理,软硬兼施之下,反而打的魏宋吴一方有些措手不及。

  除此之外,姚广孝还善于转移矛盾,他知道魏宋吴三国也不想和明军开战,怕让大秦渔翁得利,但有些话他不好当众提出来,于是在散会后,单独找上了赵光义等人。

  在姚广孝的游说下,赵光义、夏侯渊、孙策的态度都松动了不少,不再像之前那么强硬了。

  郭嘉见此,猜测魏宋吴三国私下里,可能已经和明军达成共识,逼迫朱棣退让一事怕是要黄。

  不过郭嘉也并不在意,此计不成,他又提出另一计,让明国也加入到联盟之中,并让朱棣亲自前来参与会盟,以及在倭国的势力划分。

  此计又是阳谋,如今倭国大部都已在四国联盟的统治下,明国想要独善其身显然没那么容易。

  一旦明国也加入联盟的话,朱棣肯定要亲自前来会盟,只要能将朱棣诓过来,主动权也就在郭嘉这边了。

  朱棣一个人的价值,甚至倭国的全部明军都大,只要能将他干掉的话,魏宋来年故宫必定伐明,第四次中原大战也必将爆发。

  ——————

  就在郭嘉和姚广孝互相斗智时,倭国的捷报也已经传回了洛阳。

  【叮咚,征倭大战正式结束,盘点开始……

  征倭大战共计历时三个半月,从对马海战开始,至蛎崎信广投降明国结束,其中包括:

  对马海战,杀敌四万五千,俘虏一万五千,自损九千;

  丰后大捷,杀敌三万,自损一千;

  肥后大捷,杀敌五万,俘虏一万,自损三千;

  南九州大战,杀敌……

  西国大战……

  越后大战……

  春日山城攻防战……

  近畿大战……

  ……

  浓尾大战,杀敌二十万,自损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