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这么吃了,今天这顿饭吃美了,解馋。”二叔李德忠放下碗筷,点燃一根烟香烟美美的吸了一口。

  “就是滴么,上次这样吃还是前年小文回来,那次吃的卤肉泡馍。”一旁的二婶崔燕子接话茬说道。

  “还是肉吃起来香,要是能隔三差五吃这么一顿,咱这一辈子也没算白活。”李德佑美美的喝了一口小酒,感慨道。

  “一天净想那没事,隔三差五吃一顿,过去就是地主家也不敢这样吃。

  一天看把你窝皮嘴馋滴,吃个饭还喝酒。”王春梅白了一眼李德佑笑骂着道。

  李文等一众小辈听着父母的拌嘴,都捂着嘴偷笑。

  “赶紧忙你的事,娃都到跟前呢!一天我不要面子。”李德佑老脸一红。

  吃完饭妇女开始刷锅洗碗,男人则在院子里吹牛打屁、听广播。

  一家人老的少的坐了一院子,玩游戏的玩游戏,聊天的聊天,热闹的不行。

  李文正和父亲二叔掀花花牌,母亲王春梅从门外走了进来喊道:“都不耍了,不看都啥时候了,该贴对联了。”

  “好,这就收拾。贪耍还给忘了,没想到都四点多了。”李文看了一下手表,急忙说道。

  “贴对联咯!”正在院子里嗑瓜子逗馒头的几个小家伙立马跳了起来。BIqupai.c0m

  李文笑了笑,在小孩子的意识里,贴对联意味着正式过年。

  因为要贴对联了,二叔李德忠一家也收拾回到了自己家。

  “哥,我去拿对联,你去端大板凳,一会儿我给咱贴。”李文笑着对李武说道。

  “行,谁贴都一样。”李武笑着点了点头。

  这年月的对联基本上都是手写的,李文家的也不例外。李德佑从代销店割的红纸,用一个红薯让大队小学的老师写的。

  对联也很有这个年代的特色。

  上联:爱集体任劳任怨

  下联:建国家同德同心

  这年月门神很少,印刷的太贵了。主要是桃符,上面写着“神荼”、“郁垒”。

  等李文拿着对联和桃符出来到门外时,王春梅已经烫好了浆糊。

  这浆糊李文感觉比胶水还实用,只要不遇见水,沾着就特别牢固。

  接下来就是开贴了,不过贴之前先要擦一下门框的尘土。

  这会儿可没有铁门,都是老式的木板门。李文家的门好一些,是前两年盖房时特意用剩的木头重新做的。

  李文用抹布擦干净门框,然后给对联上抹上浆糊开贴。

  黑油漆凃的木头门比较矮,李文站在一个高点的凳子就可以了。

  李文家算是好的了,村里大部分人家的门都不用凳子,直接站着贴就可以。

  “大哥,小民你们看着啊!我贴歪了就说一下,不然闹笑话。”李文站在凳子上说道。

  “知道啦!”小孩子最爱干这事。

  “哥,偏了往左!”李民现在一旁指挥着。

  “不,往右。”李娟反驳道。

  “小妹,你说对着吗?到底往左还是往右,这再往右就上墙了。”李文转头笑着问道。

  “分明还有那么大一块空档呢!怎么就上墙了?”小李娟指着左边气道。

  “哈哈!”众人看着小家伙指的方向,纷纷大笑起来,原来小家伙左右不分。

  “小妹,那是左边。”李文被小家伙错了还很有理的样子惹得笑出了眼泪。

  小丫头望着众人都笑看自己,顿时闹了个大红脸,大叫着跑了,惹得众人又笑了起来。

  没有了小家伙的捣乱,李文很快贴完了对联,并且挂好了桃符。

  贴完对联,男的又闲了下来,妇女却忙了起来,她们要准备晚上族亲聚餐的饭菜。

  天色逐渐黑了下来,虽然没有电灯的照明,但是每家每户门口都点上了蜡烛。

  也不知道是哪家先起的头,鞭炮声逐渐响彻村子,一股硫磺火药的味道逐渐弥漫开来。

  每年的除夕晚上没有出五服的族亲都会端着饭菜串门,先给长辈拜年,然后在聚餐。

  晚上族亲聚餐拜年本来是先去辈分最大的一家,然后依次类推,一家一家转。

  李文大爷老两口已经去世了,李文爷爷排行老二,老太太还活着,自然先走李文家了。

  放完炮,天也黑了。李民、李勇几个小家伙被李德佑派到门口玩,顺便等上门的族亲。

  “爸、我七叔他们来啦!”门口玩耍的李民看见来人是四爷家的两个儿子,立马朝里屋喊道。

  李德佑兄弟俩听到李民的声音,赶紧带着李文兄弟出门迎接。

  “二娘,我们给您拜年来啦!”李德佑四叔家的两个儿子还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