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我的卧底首辅

  今日的会面,是朱由检提前安排好的。

  自从范景文挂上铁路局局长的头衔后,跟朱由检的关系进入了蜜月期。张维贤刚回来那会儿,朝堂上下已经有了些苗头。有些人他就是闲不住,不搞这事儿搞那事儿。

  若是此战失利,某些人绝对下死劲儿搞张维贤。

  可是此战大胜。没关系,我们也可以下死劲儿搞张维贤。

  没别的,打仗为什么不让我们带兵去?

  你一个一辈子没打过仗的勋贵带着人出去溜一圈就能打胜仗,岂不是显得我们苦读了半辈子诗书的文官很呆?

  建奴这么菜,我上我也行。

  不就是打仗么。

  谁不会咋地?

  戚继光牛不牛?不还得靠我们文官在后面撑着?

  有那么一小撮不安分的人左右这么一扇,火就旺起来了。

  皇帝想要扭转武备孱弱的局面,范景文怎么能看不明白。

  于是,在朱由检的暗示下,范景文带着几个大学士上演了一段请命的桥段。

  当天夜里,范景文捧着皇帝送来的充值卡翻来覆去的看。心里那个美啊。

  “你看你的没出息的样子,不就是一张卡片么。”他的发妻在一旁嗤笑道。

  “这卡值一万两!”

  “一万两怎么了。平时也没见你这么财迷啊。找你的人都踏破门槛了也没见你偏私帮过谁。我娘家外甥想找你在那铁路局谋个差事你都不答应,这会儿怎么掉钱眼里了?”

  “妇道人家,你懂什么?这是陛下御赐的!岂是那些宵小之辈送的秽物能比的?”

  “行行行,就你清高。”

  “陛下虽然年岁不大,但颇具雄主之气,你看看,不过刚继位两年多。整个大明气象焕然一新。对内,重用有才能的官员。兴修水利,修整河道,推广高产粮种。对外,革新武器装备,整顿京营,建奴一战而残。为这样的皇帝做事,怎能不小心翼翼?”

  “你说的这些我也不懂,只要你能实现自己心中的抱负就行了。”

  “那自然。”

  范景文给皇帝当卧底的信念越发坚定了。

  十一月初二

  朱由检召见了英国公张维贤。

  “这几日过得如何啊?”

  “感谢陛下挂念,臣很好。”张维贤笑眯眯的说道。这些日子,他过得确实舒坦。没办法啊。一仗歼敌六万多,搁谁谁不舒坦?

  “世泽在学校还好吧?”

  “臣昨日去看他了,小家伙结实了不少,高兴的紧,说跟军校里的小伙伴们关系处的很好,还跟臣说到休沐的时候请一个叫李定国的同学去家里做客。臣听说他有个姐姐在宫里?”

  “哈哈!李定国是卢象升的义子。他姐姐是朕前年出宫的时候朕碰巧遇到的。朕看他们孤儿寡母的,就把他们带回宫里来了。”

  “时间竟有如此巧合之事?”张维贤惊讶道。

  “是啊。朕也没想到。对了,你的事儿回去跟之极说了么?”

  “说了。他小子还不乐意,说我好好的他袭什么爵,气得我都想揍他!”

  “之极孝心可嘉,但你要叮嘱他。接下来他的担子可重了,人常言老子英雄儿好汉,可别到了他那里散了架!”

  “臣知道。”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家常,张维贤便起身告辞了。

  十一月初三

  一道圣旨。

  张维贤年事已高,削去其爵位,由其子张之极袭爵。

  免除中军都督府左都督一职。

  半日的功夫,消息传遍了整个京城。那一小撮人弹冠相庆,被他们视为文官的又一次胜利。

  十一月初四

  又是一道圣旨。

  擢升张之极为中军都督府左都督,总督京营戎政。

  张维贤征虏有功,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加太师衔。

  本来对于张维贤削爵幸灾乐祸的人全都懵了。

  爵位是没有了,可他娘的不是被他儿子袭承了吗?

  京营他是不管了,可不是他儿子上了么?

  弄了半天好事儿都落到你们父子俩头上了?

  还有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这些头衔不要钱?

  我们昨天晚上庆祝喝的酒还没醒呢,今天又变了天?

  事实上,张维贤接到圣旨的时候也是迷迷糊糊的,就是他那征战一生祖宗张辅也没能在活着获得太师的头衔。

  文华殿

  “质公,陛下这是什么意思?怎么昨日刚免了张维贤的职,今日又封了官?光禄大夫也好,左柱国也罢,可这太师是怎么回事儿?我大明又多了一个活着的太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