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三个跪倒的年轻人

  每当人族的修行者们想到当初东海上空爆发的准圣之战,那种发自灵魂的恐惧和战栗便会在他们的心中发作。

  在这种恐惧心理的趋势下,人族还是更喜欢自己的东海之滨。

  就算一些人族的修行者们已经达到了真仙,但他们还是对东海之滨外的徒弟不感兴趣。

  巫族的人看到人族的表现,心中郁闷无比。

  现在人族一些仙人的修为甚至要超过巫族的族人了,但他们却还是谨慎得不像话。

  一位巫族的族人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难道,人族真的没有去东海之滨外探索的精神和勇气吗?”

  “他们为什么会这么沉稳,沉稳得有些可怕。”

  但对于巫族而言,人族选择龟缩在东海之滨,绝对是一件大好事。

  毕竟,巫族才是大地的主宰。

  巫族并不希望出现一个种族来争夺巫族的土地。

  从目前人族的潜力来看,巫族短期内并不需要人族会威胁巫族的统治。

  但等人族成长起来之后,人族也许会成为一个非常可怕的种族。

  人族和巫族完全是不同的体系。

  像人族,每个人都拥有修炼的天赋,但天赋好坏往往是不确定的。

  只要天赋好,人族的强者便有机会成为洪荒顶尖强者。

  但像巫族,他们的肉身强度和实力与血脉息息相关。

  谁体内残存的盘古血多,谁的修为更强大。

  但无论传承怎么继续,总体而言巫族后代的盘古血肯定是越来越少的。

  除非十二祖巫可以成圣,然后将他们的圣血传承下去,这样巫族的血脉之力会一直很强大。

  总之,巫族至今还是很好地履行了保护人族的任务。

  至于人族为什么会如此胆小,巫族虽然不理解,但也不会有人选择刨根问底。

  巫族对于人族的现状很满意。

  其实人族如果向洪荒大地发展,绝对能够发展壮大的更快。

  虽然洪荒世界存在顶尖强者,但其实占据洪荒世界的大多数生灵,都是没有成仙的存在。

  人族的真仙,在洪荒大陆上,真的不算弱。

  但巫族也不敢对人族加以鼓励或者说劝告,因为巫族担心这一切都是女娲圣人或者老子的安排。

  万一他们巫族打乱了圣人的安排或者说布局,那他们巫族之前对人族的付出直接白费。

  所以,巫族对于人族的态度很简单,那就是尊重和祝福。

  五百年的时间,人族最大的变化还是人数。

  人族的人口数量已经达到了几十亿。

  好在是洪荒天地十分宽广,人东海之滨的地域就要比伏羲前世的地球还要大。

  不然,人族恐怕早就被迫离开东海之滨了。

  人数激增,人族的修行者数量自然也水涨船高。

  人族的修行者数量不仅激增,而且还出现了一种比部落更加高级的组织。

  这种组织便是宗门。

  人族的修行者们开始成立宗门,组建属于自己的势力。

  大大小小的宗门直接在东海之滨的大地上诞生,各种层次的仙人和修行者都加入了宗门之中。

  随着宗门的出现,势力之间开始争夺资源和地盘。

  争夺也就伴随着失败和成功。

  成功者可以拥有土地和资源,失败者如果能够逃走,便会在新的地方建立新的宗门。

  但当东海之滨被大大小小的宗门覆盖,一些想要创立宗门的存在只能向着东海之滨外的世界发展。

  尽管对于这些人族而言,出东海之滨并不是一件理智的选择。

  但却是有不少被逼无奈的修行者,直接朝着东海之上进发。

  一些人族的修行宗门也出现在了东海之上,成为了东海之上的新势力。

  实际上,在修行者创造了宗门这种势力的时候,人族的普通人也在尝试着创造国家这种势力。

  有了势力,就有了派系。

  人族,开始了更为猛烈的争斗。

  ……

  东海之滨,青山宗。

  青山宗是一座建立在东海之滨一座大山上的宗门。

  这宗门的顶尖强者,也就是青山宗的宗主,已经修炼到了地仙境界。

  地仙境界虽然在伏羲眼中只能算是大一点的蝼蚁,但在人族眼中,地仙绝对是一方大能。

  而有大能坐镇的青山宗,自然也就成为了寻常普通人眼中的庞大势力。

  所以,青山宗周围的人族,都希望加入青山宗,修炼成仙。

  毕竟,活着才能够欣赏这洪荒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