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

  是的,武律的身份变成了谢知的追随者。

  只是忠诚度低了些,堪堪达到及格线。

  这也不奇怪,武律对于跟着谢知混的态度,是当成换了个新老板,换了份新工作,无非是没法辞职罢了。

  不过谢知相信忠诚度用不了多久就会大幅度拔高,因为只要切身穿越一次就行了,这一点在其他追随者身上已经得到了展现,知道能穿越和真的体验穿越,带来的心理影响是不同的。

  只要不是傻子就都明白,跟着个能在不同世界溜达的老大,代表着拥有了无限可能性的未来。

  而下定了决心的武律博士,当即也够干脆的,直接切换到了跳槽模式,询问谢知需不需要他带走研发基地的资料。

  没错,直接就把老东家给卖了。

  当然也算不上是他卖,毕竟谢知一个其他世界的外乡人,一到本地就混成总部钦差了,那么RDA公司的机密显然已经对人家敞开了。

  武律问这个,无非是尽职尽责,提供更专业的扫货服务。

  谢知当然是需要的,这本就是他来此的目的之一。

  武律和该基地的研发项目谢知是知道的,涉及的主要是能源和材料两方面,而成果,正是谢知所看重的。

  尤其是在能源方面,要知道能驱使机甲正常运转,所需要的能源可非同小可,想想托尼·斯塔克的方舟反应堆就明白了。

  本地的能源技术虽然没有方舟反应堆那么夸张,但是也不是一般货色,供机甲使用的小型电池,已经达到了一代方舟反应堆25%的性能。

  确实差距挺大的,但一般这种电池是可以三联装的,如此就具备了三倍的续航能力,质量不行数量凑嘛。

  而这还不是最先进的,武律主导研发的,就是下一代能源电池,性能预计可以再提高15%,续航增幅又进一步提升,完全可以达到一代方舟反应堆的水准。

  只不过目前虽然研发成功了,但距离从实验室产品到工业化产品,还需要一定时间。

  不过怎么着也不会超过六年,所以谢知完全可以六年后再来拿。

  但也没必要坐等六年后,完全先弄走再说,毕竟这六年间也存在着发生变故的可能,不说地球爆炸那么极端的吧,实验室意外,或者项目被取消,也并非罕见的新鲜事。

  总之先落袋平安。

  当然了,要获取的资料肯定不止能源一种,好东西多了,毕竟这里都是有成果或者即将出成果的前沿技术。

  完事谢知直接带走了武律,项目进度?那是RDA公司需要考虑的事了,找谁当新的技术主管,谢知丝毫不关心,人家是总部钦差,有尚方宝剑,管杀不管埋。

  事实上现在的RDA公司,可以说已经是谢知的了,因为在来这的第十二天,财团大当家的就已经被替换了,现在是伊莎顶着人脸面具扮演老大。

  十二天足够长了,以伊莎的能力,常规观察的收获已经足够蒙人了,何况还有入梦设备呢,财团大当家脑子里的秘密都给掏出来了,扮演起来毫无难度。

  如此一来,谢知可以说想干嘛都行,无非是顾忌着主线任务,还比较收敛,当然这是相对而言的收敛。

  武律这边就不说了,外派远航的名额谢知早就拿到手了,而且一拿就是二百个名额。

  这数量可不少,要知道尽管星际飞船“创业之星”的载重高达三百五十万吨,可却不完全是用来运人的,事实上人员承载量只占运载空间的一小部分,也就六百人。

  当然可以挂载改装的货仓,专门用来装人的,而这次因为出于武力打击纳威人的目的,确实也这么安排了载客量,除去驾驶人员,实际乘客的运载量达到了一千人。

  结果一千人的份额,直接让谢知拿走了五分之一。

  谢知需要这么多名额么?

  要知道这个任务世界只给他一天两个参与者的名额,一个月的期限也才能配上六十个追随者。

  然而答案是,谢知需要。

  因为谢知就不缺追随者的数量限制,没别的,地球上他确实只能待一个月,可别忘了,飞往潘多拉需要休眠六年呢!

  六年后,谢知所有的追随者全召出来,都还会空出巨大的余量,名额是超标的。

  所以现在虽然带不了两百人,但是谢知完全可以在抵达目的地之后,在飞船内召唤追随者就位,凭借他的超能力,以及总部钦差的权限,完全可以让人发现不了有大量休眠舱其实是空的。

  而谢知的计划,是在从地球出发时只带九个人。

  对,包括伊莎在内,谢知要给地球留五十一个追随者。

  这么做的目的,当然是为了确保谢知在地球的利益,毕竟RDA公司是个庞然大物,六年间,足以给谢知带来丰厚的回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