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这混球好生不晓事!

br>
  “奴婢这就去替您通传!”

  朱允熥还没想好见不见皇爷爷呢,小太监就热情地替他做了决定,并颠颠地跑进去替他通传了。

  不多时,小太监兴高采烈地跑出来告诉朱允熥,说皇爷让他进去。

  朱允熥闻言只好硬着头皮走进乾清宫,朝着老朱恭恭敬敬地躬身一礼。

  “孙儿拜见皇爷爷!”

  老朱头都没抬地“哼”了一声,眼睛一直盯着奏折,仿佛在看一份非常重要的文书。

  朱允熥见皇爷爷没搭理自己,就自己找了个小板凳坐下,靠在柱子上思考着刚刚几位师傅的话。

  他第一次感到遇到了难题,也第一次感到想做点事好难。

  老朱接连批了三份奏折,迟迟没听到大孙的声音,还以为这逆孙走了呢。

  然而,当他抬头看向下方之时,看到靠在柱子上的大孙,心里没来由地一紧。

  这孙子遇到难事了!

  正所谓知孙莫若爷,别看老朱平日里对朱允熥非常严厉,动辄鞭子、板子地责罚,但最了解大孙的也是他。

  因为他太知道这孙子的秉性了,眼珠子一转就是一万个心眼,还胆大包天,做事没有顾忌。

  要是他管得松点,这孙子敢把乾清宫给拆了!

  现在看到大孙紧锁眉头,满脸愁容地呆坐在一旁,老朱在心疼之余,心中更是有点好奇,到底是什么事能难住这孙子?

  老朱从龙椅上起身,轻轻走到大孙身旁,拍了拍大孙的肩膀问道。

  “咋了?”

  “可是遇到危难之事了?”

  “啊?”

  朱允熥被老朱“拍”得浑身一激灵,随即摇了摇头道。

  “没事!”

  “孙儿就是有点累了,想靠在柱子上歇会。”

  “皇爷爷您忙,孙儿坐一会儿就走。”

  老朱见大孙这样说,心里更加心疼了。

  他今天对大孙确实有点冷澹,先是在朝堂上无视了他的请求,后来又不由分说地责罚了大本堂所有皇子、伴读一通。

  但这都是为大孙好,希望他能够养成一个独立的性格。

  然而,现在看到大孙这般状态,老朱心里满满的都是自责。

  “大孙,咱并未生你的气,只是想让你试着独立解决问题。”

  “御史言官弹劾你手下和几位师傅之事都是小事,你只需要将奏折带回去,他们看到弹劾的奏疏就知道如何应付了。”

  “有时候驾驭臣子,就是要让他们自己斗来斗去,这样你这个皇帝才能坐稳龙椅……”

  朱允熥听着皇爷爷这时候还不忘给自己传授治国小妙招,心里是既感到感动,又隐隐有点惭愧。

  “多谢皇爷爷,孙儿明白了……”

  老朱慈爱地看着大孙笑了笑道。

  “回去好好睡一觉,你还没亲政呢,就把你愁成这样。等你以后当了皇帝,还不得把你累趴下?”

  “那孙儿回去歇息了,皇爷爷也早点歇息……”

  “去吧!”

  朱允熥起身离开乾清宫,老朱看着大孙的背影,眼底却出现一丝怀疑之色。

  “把今天的记录给咱拿过来!”

  “诺!”

  老朱早就在朱允熥身边安插了大量的眼线,盯着大孙的一举一动。

  不为了监视大孙,只是怕大孙身边出现小人,把他大孙给教坏了。

  “皇爷,这是文华殿那边的,这是大本堂那边的……”

  “文华殿内阁没有咱们的人,就连王德都不让进去,所以不知道几位师傅都说了什么,但据守在门口的太监说,皇太孙下午还好好的,晚上跟几个师傅聊过之后,脸上就再也没露过笑模样。”

  老朱一边翻看各种言行记录,一边暗暗叹息道。

  “那估计就出在那三个师傅身上了!”

  “杨新炉和秦亨伯还好,这两人都是人情练达之人,就算有满腹的治国之策,都不会现在表现出来。”

  “他们俩只是盼着咱早点死,好让他们的好徒弟当皇帝。”

  “只要咱大孙当了皇帝,杨新炉和秦亨伯就能大展拳脚了!”

  老朱这话说得虽然非常贴切,但却太刻薄,刻薄得秦德顺都不好意思接茬了。

  “皇爷多心了,杨师傅和秦师傅都是厚道人,万万不会有此念的。”

  老朱冷哼一声,满不在乎的道。

  “你就别替那俩人遮掩了,咱也只是说说,没想收拾那俩人!”

  “相对来说,高明那家伙就差了几分。这家伙一直在心里憋着劲儿,想在咱活着的时候给他兄长平反,平时教导咱大孙之时,也时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