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人打了个大胜仗,回家时一个个都志得意满。

  待进了家门,小苗氏喜滋滋道:“娘,我前两天回家,听我爹说想给爷爷奶奶做床新棉被,只是苦于手中银钱不足。

  这眼看着就要过年了,娘您是不是也回去一趟?”

  她这话一出,院子里几人顿时都变了脸色,有人咬牙,有人怨怼,有人麻木,也有人低头。

  但小苗氏却好似看不见一般,又继续说道:“娘,上次我回去听我娘说,这次大牛媳妇的肚里定是个男孩。

  这可是咱们苗家的长孙,娘您看咱是不是得给他添个长命银锁,保佑他平安长大。”

  在前头走着的苗老太突然停了下来,她转过身来问:“说完了吗?”

  小苗氏咧嘴笑笑:“娘,我还有一件事……”

  “没说完也给我憋着,都几点了,还不做饭去!”

  这可把小苗氏给噎着了,张着嘴巴不知作何反应。

  苗老太拧眉问:“怎么着,还得让我给你做饭吃吗?”

  “不敢不敢。”小苗氏连连摇头:“娘,我这就去。”

  待烦人的苍蝇走了,苗老太便拉着沈若星走进主屋西间她的卧房,进去之后还反手将门给关上,徒留一群子孙在风中凌乱。

  不知过了多久,宋老四宋有财终于忍不住问:“娘这是怎么了,我怎么感觉有些不对劲儿?”

  宋老六宋有福道:“大郎媳妇儿也不对劲儿。”

  “爹,奶奶没说要把钱给二伯娘,那这钱会不会就是咱家的了!”说这话的是宋有财的大儿子,七岁的宋五郎。

  他期待又兴奋地看着老爹,却不知这话直接说出了所有人的痛处。

  历来自家就是苗家的第二个钱袋子,这四两银子怎么可能留得住?

  不知是谁感叹了一声:“哎,这日子也不知什么时候是个头。”

  这声音微小,很快就被微风吹散,不知飘向了何处。

  ……

  屋子里,苗老太抓着孙女上下看个不停:“跟你十四五岁时长得真像,就是瘦了点儿。

  我一眼就认出来,这就是我家灿灿。”

  听到这话,沈若星忍不住鼻酸:“奶奶,您不是好好的么,怎么,怎么也……”

  “嗨,你都没了,我能有什么好的,就跟现在这样,咱俩在一处才叫好呢。

  如果我没跟上你,我家灿灿可是又要吃苦了。

  咱不说以前的事了,你再跟我说说这边的情况。

  外面那些人都是谁,我都不敢跟他们说话,生怕叫错人。”

  沈若星也不敢想上辈子奶奶究竟是怎么没的,于是赶紧顺着这话转移了话题。BiquPai.CoM

  她先将宋家的情况介绍一遍:“您现在也姓苗,有五子一女五个孙子三个孙女。

  大儿子宋有田已经没了,大房就一个孙子宋大郎,大名叫宋宥谦,也就是我相公。

  二儿子宋有地娶妻小苗氏,好像是您的外甥女,下面有二郎、三郎和六郎。

  三儿子宋有粮娶妻何氏,生了大花四郎二花,不过四郎已经没了。

  四儿子宋有财娶妻钱氏,生了五郎和三花。

  老五是个女儿,已经嫁人了。

  小儿子宋有福今年应该十七八,还没娶亲。”

  苗老太感叹道:“天爷啊,我这重活一回,竟有了这么多子孙后代。

  灿灿,你再说一遍,那些名字我都没记住,”

  “奶奶,您就记住老大没了,老五嫁了,之后也别叫名字,直接按顺序喊,喊儿媳妇就喊老几家的,孙子也按顺序喊,这样一两天就能将人跟脸对上,至于名字以后慢慢记下便是。”

  “对对,这是个好办法,就按你说的来。”

  问完人名,苗老太又问各人是个什么性子。

  这可怎么说呢。

  沈若星将有关沈家人的记忆大概说了一遍。

  大概提炼一下就是老二没主见怕媳妇,老二家的懒馋贴娘家,老三两口子三棍子打不出个闷屁来,老四两口子一肚子小心思,老六光有力气没脑子,总是冲动行事。

  至于她那便宜相公,现在身上的标签有不孝、不干正事,一天到晚不着家以及脾气凶悍。

  老太太追问:“那我呢,我原本是个什么样子?”

  “奶奶您是这个村里最知名的泼妇,谁也不跟您来往,而且您还特别贴娘家,一点儿好东西都要往娘家送。

  宋家之所以这么穷那都是您一个劲儿地贴娘家导致的。”

  要不然宋家的田不少,能干活的人也不少,怎么会沦落为村里最穷的人家之一。

  苗老太闻言连连摆手划清界限:“那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