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生产线与经营权

充斥着浓浓的喜悦之色,似是由衷的兴奋道:“主公,此乃是大汉之福呀!”

  “时光如逝,臣等已是垂垂老矣!”

  “也不知还有多少时日相活。”

  “可助主公心复汉室,却是困难重重。”

  “现在曹贼依旧雄霸北方,兵威正盛,不可小觑!”

  “若有似赵小将军这般青年翘楚承继衣帛,则大汉中兴,指日可待矣!”

  这一记记的话语落下。

  简雍的情绪亦是渐渐的有所变化。

  从一开始的满面喜悦流露到了忧伤之间。

  么办法。

  岁月无情!

  他们老矣,即便再想建立功勋,也将无能为力了。

  “宪和,你此是何话?”

  “你可不能效公佑那般,再离孤而去呢。”

  此话落下,瞧着一侧的糜竺也欲言语,刘备故作严肃之色,高声道:“子仲,你可不能像宪和这般来气孤。”

  “主公,啊哈哈……”

  “臣等定然陪同主公,还请放心。”

  诸人间的闲聊,气氛也是十分活跃。

  紧随着。

  刘备继续看着书信。

  至于信的最后便是赵统请求除了日常所需的军粮等后勤物资外,每季度额外在调拨一批粮草。

  而为何如此?

  信中也有明确的解释:“大王,末将所酿之酒,虽口感与寻常酒水不尽相同,可却极其消耗粮食。”

  “若无额外的粮食调度,则小将亦不敢私取此军粮予以酿造。”

  内容大致就到此就告一段落了!

  赵统也十分清楚,请求调粮一事,话语无需过多!

  只要把具体理由述说一番。

  那剩下的事情就交由刘备自己考虑了。

  是否同意调拨粮食酿酒,也是他说了算。

  待看罢此信,刘备原本有所轻笑的面容忽然有所郑重起来,遂面向二人道:“关于阿统信间所提到的额外提供调拨粮食一事。”

  “不知宪和,子仲觉得如何乎?”

  此言一出。

  二人须臾间先行沉寂了下来,似乎是各自思索着良策。

  思吟了好半响。

  糜竺面色上仿佛是欲欲尝试着。

  刘备见状,遂连忙挥手示意道:“子仲,不知可否是有何妙言否?”

  “主公,依竺之见,赵小将军所酿造的此“聚仙酿”,或许能够为我方赚取充足的钱粮,以充实国库呢。”

  话一说到此处,他也是越发的活跃起来,早年的从商经验亦是让他嗅到了蒸馏酒十足的利益链。

  稍作一番停顿,继续说着:“此佳酿主公您与我等诸文武官员,几乎都饮过,其中口感与寻常所饮酒水,完全是天差地别。”

  “以至于才不过大半月的功夫,聚仙酿酒传遍了蜀中各郡县。”

  “那若是能够大肆批量生产,并远销北方各州以及江南诸地,并由于此佳酿的酿造唯有赵小将军知晓。”

  “那我方岂不是将大赚特赚一笔乎?”

  这一席话落罢。

  糜竺那富态的身形再度是坐直了数分,两眼亦是仿佛冒出了觊觎的精光。

  作为一介商人,且自己还品尝过此酒水。

  他相信,以自己的眼光绝不会看错。

  只要“聚仙酿”能够大量酿造,销出其余各州郡。

  一举抢占酒市场将会是轻而易举之事!

  到那时。

  各地的豪门望族喝惯了此酒,还会再倒回去饮寻常的吗?

  故而,他这席话已经是很明显了,就是要劝说应遵循赵统的建议,额外调拨粮食加大产量生产。

  刘备自是能够明白他话中的意思。

  随即,目光紧紧与之对视一番。

  二人相视一笑。

  遂又看向一侧的简雍,相问道:“依宪和之见呢?”

  话落。

  简雍面色淡然,缓缓述说着自身的主张道:“主公,以雍之见,可根据每一年益州各郡县间的收成情况来定。”

  “若有充沛的余粮则可按阿统贤侄所说这般行事。”

  一番简短的话语,也是表明了他的立场。

  简雍并不反对大肆增加“聚仙酿”的产量,但前提得是,有充足余粮的时候。

  那这就得三巴之地实现风调雨顺,大丰收。

  听闻着二人各自的意见,

  刘备一时也并未急着做出表态。

  对于他而言,需要慎重决定。

  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