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一桶金

  夜晚,窗外蛐蛐声不断的叫。

  江晴依旧踩着缝纫机,哒哒哒的声音很有节奏。

  江洋躺在凉席上,看着天花板发呆。

  “这两天你就别出去逛了。”

  江晴的声音突然响起,把江洋的思绪拉了回来。

  “为什么?”

  江晴从缝纫机旁转过身子,满脸担忧,长长的睫毛微微颤抖。

  “那个刘广志是出了名的泼皮无赖,我怕他会找你的麻烦。”

  江洋淡然一笑:“他还不敢把我怎么样。”

  江晴叹了口气道:“我还是得想办法赶紧把钱拿给他,不然这个人指不定做出什么事。”

  说罢,继续踩动着缝纫机。

  江洋看着江晴忙碌的背影,轻声道:“从现在开始,一切有我。”

  ……

  次日清晨。

  江洋骑着老凤凰牌的自行车早早出了门。

  先是去了趟粮购站。

  工作人员表示,5吨以上的粮食可以派车免费下乡去收。

  玉米3毛,大麦3毛5,高粱暂时不收。

  然后又去了县里的客运站一趟,了解到这石山县周边乡镇的分部情况,顺便又去报亭买了份地图,好好研究了一下自己所在的石山县。

  石山县,共计169万人口。

  共分东西南北四城,一个城村结合地,

  城市辖21个镇,12个乡,327个村。

  其中,交通方便到达的乡镇要属莲花乡,池水乡和红鹰镇。

  江洋在客运站看了,从石山县做中巴车到这三个乡镇去,车票大概需要2元钱,距离20公里左右。

  这三个乡镇算是石山县最大的乡镇,其中就有近80多个村子在它们的管辖范围中。

  先是在路边买了一瓶汽水带在身上,然后买了一张去莲花乡的车票。

  他打算先跑一趟村里的小卖部,摸摸底。

  不到十分钟就发车了,摇摇晃晃的出了城区。

  路上,江洋一边看着窗外,一边跟身旁的老汉不断交谈着。

  江洋通过这老汉了解到,这石山县以农业为主,不仅粮食种类颇丰,还有不少农户在地里种了水果。

  大麦,玉米,高粱。

  梨子,苹果,桃子。

  一路上很是颠簸,20公里的路程足足开了将近一个小时。

  江洋从中巴车上下来,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一望无际的田野,果树如同格子一般在整齐的在蓝图上隔开。

  空气是甜的,吸进肺里让人心情愉悦。

  天空蓝的如同海洋,蝉叫声震耳欲聋。

  顺着乡间的小路进了村庄,有炊烟袅袅升起。

  江洋发现,这些村落中往往只有一个简单的小卖部。

  小卖部里的货物非常简单,油盐酱醋,还有一些孩子吃的零食,加在一起不到十几种商品。

  由于贫困落后,买不起冰箱,像是冷饮汽水这种东西,十个小卖部里只有两家能看到,并且上面已经布满了灰尘,显然很久没人问津了。

  不过也难怪,这种瓶装的汽水售价普遍在5毛钱左右,像是可口可乐那种牌子,甚至卖到1元钱一瓶。

  贫富差距一目了然。

  城里的有钱人喝可口可乐,健力宝,农村家庭很多连个袋装饮料也舍不得买给娃娃喝。

  江洋随便进了一家有小卖部,开始跟老板交涉着。

  没多久便一脸满足的从店里出来。

  很显然,他的想法完全行得通。

  一上午的时间,江洋甩开腿跑了五六个村子,并且跟店家交涉了同样的内容。

  方法都是一样。

  江洋希望通过这些小卖部,实现用冷饮换粮食的想法,并且大方表示,每兑换一斤粮食,便会给店家1分钱的提成作为回报。

  但这一切有个前提,那就是小卖部每瓶冷饮需要缴纳1毛钱的押金。

  冷饮兑换出去了,江洋来收粮食,再把押金还回去。

  小卖部的老板们当然是乐意之至。

  忙活了整整一个上午,饭都没来得及吃一口。

  当江洋乘坐客车回到县城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两点钟。

  周浩在贸易街的大槐树下已经等的焦急万分。

  当他看到江洋的时候,总算是深深松了一口气。

  此时他的身后多了一辆农用三轮车,车上堆积了满满的瓶装冷饮。

  “江哥,你可算来了。”

  周浩急忙迎上前去。

  江洋笑道:“怎么,你还怕我放你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