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隐逆

们异口同声地回道。

  “那你们感觉累吗?”若辰又问。

  “不累。”其中几个孩子嬉笑着,“老师,我们班好几个同学还报了四门呢。”

  “喔,这样啊。真厉害。”若辰称赞道。

  工作结束后,程攸筠同若辰交流心得,若辰感叹现在的孩子真是活得太累,连假期里都不能好好休息。程攸筠心想: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她微笑着说:“其实孩子们都是有上进心的,能学到东西也是一件快乐的事啊,也许在别人眼里看来会觉得辛苦,但他们已经完全适应了。我的妈妈曾说起她小时候很想学跳舞,可那会儿家里没有经济条件,所以她非常羡慕那些能够学跳舞的孩子。你看现在的孩子多幸福啊,只要肯学,父母都会花钱让他们学。”

  “可这不代表所有的孩子都是发自内心地喜欢学,兴许是父母为了弥补自己小时候的遗憾强加给他们的。”若辰说道。

  “兴趣是可以培养出来的。依照孩子的本心,有几个是自己主动想学的?发掘孩子的兴趣和长处就成了大人的工作。”程攸筠说道,“做父母的自然想把能给的都给到孩子,并非期许他们将来一定会在某一领域成材,而是为了给孩子创造相对平等的条件,这种心情只有为人父母才能体会。孩子之间也会互相比较,所以他们接受父母的安排并非纯粹遵从父母的意愿。说到底,每一个人都想变得更出色。”

  在程攸筠说话的同时,若辰心里想着:你又没有当过妈妈,为什么对为人父母的心情这般感同身受?不过有一点上我倒是能体会到为人父母的心情——当今社会,每个孩子都是“人形吞钞机”。老实说,他对当老师不怎么感兴趣,他一心只想着成为一名优秀的舞者。出于客套,他竟向程攸筠求教当老师的经验。程攸筠便诚恳地告诉了若辰一个他前所未闻的概念,而这个概念激发起他对当老师的自豪和兴趣。

  据说这是北舞任教的一个资深教授总结出来的经验,圈内术语管它叫“隐逆”。吃艺术饭,虽说勤能补拙,然天赋也不可忽视,最终能够崭露头角的多半是既有天赋又勤奋的人。具有天赋的学生里分三种人,一种是听话又虚心好学的,这类人自然最受老师青睐;一种是叛逆的,他们虽然会因意见不合与老师多起争执,但出挑的表现也很难被老师忽视;还有一种便是“隐逆”,他们带着狡猾的顺从,表面虚心接受内心却不认同,于是表现出迟钝。隐逆的学生是最被动、最吃亏了,他们的前途就几乎掌握在老师手上了,这时老师的教学经验及水平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其当甚至可以扭转乾坤。

  识别隐逆是一项精致的技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真正掌握了这项技术的老师可以从细微之处觉出端倪区分出真正平庸和隐逆,由隐逆表现出来的平庸只不过短暂的假象,经过适当的点拨必定大放异彩。千里马亦需伯乐。

  隐逆的可怕之处在于它是实际是一种不稳定的病态,隐逆之人往往心怀戒备,应外界作用会呈现出两极分化。他们只能够被一点一点地感化,而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当他们感受到周围的认同而打开心门的时候,他们表现出来的惊人的能力甚至胜过一般具有天赋的人;当他们感受不到认同而关闭心门的时候,失落的情绪会导致他们逐渐沉沦为愈发平庸的人。

  隐逆之人大概也不局限于这个圈子,其中不乏自我认知偏差者尚觉自己隐忍谅解、深明大义,可谓当局者迷。从深远的意义讲,隐逆影响一个人命运的走势。

为你提供最快的刑眼更新,第十一章 隐逆免费阅读。https://www.biqupai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