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愿驰千里足

  “二公子,您什么都不问我们吗?”

  这种态度,倒令梁鸿达一时摸不着头脑,小跑跟上马匹,抓住马缰绳。

  云以墨瞥他一眼:“先去同福客栈再说。”

  梁鸿达松手,眼睁睁看他拍马而去。

  云经武摇摇摆摆走过来,拍拍他肩背:“小鸿达,当初我就劝你,别兵行险招,你不听!我这弟弟,向来软硬不吃……看吧,解释不清了?”

  梁鸿达瞪他一眼,甩开他的手——

  但凡你争气一点,我何至于!

  进入大堂,其余五名武生已就座。再一次相会,大家竟然有了恍若隔世之感,寒暄两句,不甚唏嘘。

  一名武进士小声说:“这一次,殿试不会再有什么意外了吧?”

  意外自然不会再有了。

  但是殿试之后,大家都会各奔东西,征战沙场,保家卫国。

  在座同年,武举选拔出的几十位武秀才、武举人、武进士,最后不知能有多少人,从战乱中全身而退?

  乔巧目光坚定地望向殿外的方向。

  这个乱世,该结束了!

  “乔大姐,你伤好些了吗?”

  身边的穆容,小声问她。

  “好些了。”

  乔巧没说的是,如果按正常的武举流程走,她怕坚持不下来。

  如果因此错过进入前三名,没什么好怨的。怪只怪她大意,再一次低估人性。

  “嗣王到——”

  “太妃到——”

  “贤侧太妃到——”

  殿外声声通传,长孙泽、王詹事、萧少詹事等一群官吏,簇拥着四王妃、萧婉欣到来。

  四王妃怀里抱着小承恩。

  在玉阶上两把交椅的右边交椅坐下后,便低下头,专心致志与孩子互动,逗孩子玩,不太理会众人。

  萧婉欣坐了左边交椅。

  长孙泽立在阶下右手第一个位置。

  乔巧等六名进士上前,单膝着地,行武将的跪拜大礼。

  “卑职叩见嗣王、太妃、贤侧太妃,千岁、千千岁!”

  “免礼,诸位请起。”

  萧婉欣代表四王妃发言,和颜悦色。

  “此次殿试举办匆促。怀安城内乱初平,强敌入侵,西境岌岌可危。因此,我和太妃、还有长孙将军商议简化殿试。”

  萧婉欣看向低头聆听的乔巧,眼含笑意。

  “武试成绩依据各位先前成绩,排名次。此次殿试,只需做笔试。”

  其余五名进士一听,心知肚明,这是照顾有伤在身的乔巧。

  乔巧此次护卫贤侧太妃和小嗣王,有莫大功劳。上面欲嘉奖,旁人哪敢说半个“不”字?况且乔巧神力,有目共睹,大家心服口服。

  穆容带头表示:“谨遵上谕!”

  待进士们重新入座后,长孙泽抬手宣布:“殿试开始!”

  六名内侍,捧上六个银盘,每盘上面放着封起来的试卷,文房四宝,分别送上乔巧等人的案桌。

  大堂立即分外安静,只听沙沙碰触纸张、摆放砚台的声音。

  乔巧小心拆开试卷。

  尽管对长孙泽出题的刁钻程度有了心理准备,试卷上的考题,还是再一次刷新了她的认知。

  只见考卷上写着:

  北岚云、南中通、东河宿。

  就这么九个字。

  字写得不错,铁画银钩。但乔巧盯着这几个字,头看得都大了!

  长孙泽这位主考官,似乎总喜欢出模棱两可的考题,来考究人心。

  考生题意判断错,或者答得不合考官心意,都很难得到高分。

  沉下心,她思考这九个字的意思。

  北岚云,指的是北面岚云城。南中通,代表南面中通城。至于东河宿,自然是东面河宿县了。

  这三座城镇,都是边城,分别面临二皇子与伊赛高国的联军、三皇子及大皇孙的虎狼之师入侵。

  长孙泽出这三道题目,是问考生如何化解三面敌人的进攻?

  凝思片刻,乔巧暗暗摇头。

  敌众我寡,这个时候,拼的不仅是智谋,还有实力。长孙泽作为西境统帅,应该胸有成竹。而不是在这里问考生们的意见,病急乱投医。

  众所周知这批武生被选拔出来,大多没有实战经验,只会纸上谈兵。

  问计于他们,不如召集各大城镇的将领集思广益。

  所以,这九个字,应该不是考谋略。

  武艺、谋略、忠心,这些都一一验证过了,还有什么能从这九个字中体现出来呢?

  乔巧将笔尖轻轻放在砚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