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先进制程的产能和光刻机,是重中之



三大当然有些坐不住,但还行。

    毕竟这东西不像一般那样,拿来就能用——EDA软件,那是需要晶圆代工厂支持的。

    以中国大陆目前的产线,卷耳智能科技再强,那也只能在落后制程打打转,比如视频传出来的,那就是100nm开外的芯片设计。

    想搞先进制程?

    那就不是卷耳智能科技能不能做的问题,而是大陆晶圆工厂能不能行的问题。

    像台积电、三星、英特尔这种真正的顶尖晶圆代工厂,是不可能使用卷耳智能科技的软件的——哪怕它再强都没有用!

    不说英特尔是阿美瑞肯的企业,台积电其实也跟美企差不多,三星就更不用说了,那就是阿美瑞肯的……

    阿美瑞肯直接或间接控制顶尖资源。

    更为关键的是,现在的先进制程完全离不开阿斯麦的光刻机,世界上就没有第二家——这虽然是一家荷兰企业,但诸如镜头、光源系统等这些核心零部件,依然是阿美瑞肯在控制。

    所以,EDA三大巨头虽然对卷耳智能科技保持了关注,但并没有到“急”了的程度。

    换句话说,只要中国大陆的光刻机没有突破,三大就是稳的,稳稳的稳。

    说到光刻机,来自光电所的王华新院士也正跟纪弘讨论这个问题,毕竟现在这个晶圆厂再怎么折腾,那也是落后好多年的制程。

    其目的是为了给AI训练提供数据,最终还是要服务于先进制程光刻机的研发的。

    “我听孙博说起过你们超分辨率光刻机的情况,只能做周期的线、点、光栅等简单部件,能做到22nm,套刻的话甚至能更高。

    “但如果是复杂图案,那就不行了,做不了,是这样吗?”

    “差不多,但也不完全是这样。”王华新肯定了纪弘的说法,但又往回找补了一句:

    “复杂图案也不是完全做不了,如果一片晶圆照一天,实在不行一周去刻,慢慢来,也是能刻的。”

    “噗~”一向不苟言笑的刘向东都有点儿绷不住,直接笑出声来:

    “找补什么呀,这也没有外人。人家一个小时三百片,你这一片就一天,晶圆厂怎么用啊?

    “再说了,你们那东西,真要刻画复杂图案,肯定需要人事先将复杂图案分割成若干个简单图案,然后再一个个的去刻对不对?”

    王华新没有否认,而是点了点头:“是这样的。”

    “比我之前了解的还好一些,”纪弘先是摇了摇头,随即又点了点头:“能做与不能做,这是本质差别。速度再慢,只要能做,就比不能要强。”

    纪弘这话说的没错,先解决有无——至于是否具有商业应用的价值,那是另外考虑的事情。

    而且,人工将复杂图案分割?然后一个个去刻?浪费时间?浪费人力?

    咱有类思维AI啊,训练训练看类思维AI能不能做,如果能,这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AI替代了人工,提高速度,那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

    “对对对,我就是这个意思!”听着纪弘的分析,王华新瞬间有些激动:“不知道能不能成。”

    “还是那句话,能不能成的,还得看具体训练的效果。”纪弘建议道:“而且,这个训练的时间也不能确定。

    “厂区正好还有预留的地方,要不这样,你们提供一台设备,我们合作建一条测试产线,共同解决这个问题?”

    “行!”王华新此行就是这个目的。

    他们的测试产线也已经有标准模板了,他们在全国十六个高校和研究所都提供了设备供科研使用,现在无非是多了一家卷耳智能科技,这毫无问题。

    王华新迅速的离开,他要以最快的速度满足纪弘的需求——在这里,他看到了成功的希望!

    刘向东也离开了——计算所、长机所、沪上微电子也有合作在研制光刻机,和光电所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方案,或者说,他们的方案才是传统方案,和阿斯麦几乎是同样的路线。

    为了绕过专利壁垒,费了很大的功夫,28nm级别目前量产还存在一些问题,但三台验证机已经验证很久了。

    EUV这边也在不断的突破,但有一些关键问题还难以在生产中解决。

    这些问题是否能够和卷耳智能科技合作去解决,这还不是他能说了算的,他还得回去协调和沟通——说白了,他这次来就是考察卷耳智能科技的类思维AI在工业上是否也能有很大的作用的。

    考察的结果显而易见,他已经联系光机所的同事一起,准备去和沪上微电子去谈合作事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