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一波又起】(爆更!)

是名誉董事会主席,但不是董事。不过颜氏家族毕竟持有29%多点中巴股权,所以享有两个董事席位,他们派出了颜洁龄、颜杰强姐弟。

    不过颜洁龄、颜杰强虽然还是董事,但颜洁龄的总经理职位被剥夺,仅保留颜杰强的巴士业务副监理。

    在颜氏姐弟当中,颜洁龄这个女人,最像颜成坤,做事霸道,所以新管理层上位后,自然要拿她开刀,仅保留她的董事席位。

    至于颜杰强保留个巴士业务副监理,也是考虑到颜氏家族二股东身份。

    会议上,董事长韦理、总经理罗基浩轮番发言,安排近期的工作。两人都有过汽车/巴士经营经验,再加上有英国公司辅助,所以很快进入工作状态。

    反倒是林正杰这个执行董事,并不是专业的巴士业务经营者,他本来就是冲着土地储备来的。

    总经理罗基浩说道:“中巴公司需要引进新巴士,来改善目前巴士老旧的情况.在‘英国联合海外运输公司’的建议方案中,希望我们采购12米的三车轴都城嘉慕巴士.这款巴士主要供于英国市场,不过亦可以向这家公司要求提供‘出口版’,我们可以先试着采购两辆如果效果理想,后期可以更换此类巴士,专门行走过海隧道、香港仔和小西湾路线”

    都是专业的意见,林正杰并没有发表。

    倒是颜洁龄这个董事,随即跳出来说道:“更换太多的巴士,需要耗资大量的资金。而且,巴士司机等一直要求加薪,说不定哪天就参与罢工。”

    言下之意,你们不考虑股东的利益嘛?

    林正杰这时候便直接说道:“巴士改革势在必行,总比以后港府剥夺专营权的好。至于公司发展的问题,我打算让中巴成立一个投资部门,拿出一部分资金,投资证券和黄金。希望董事会批准!”

    香港股市那么多股票,比如恒生银行、新世界发展,都还可以炒。

    为中巴股东带来一定的效益,有利于泰富集团的影响力,也直接受益。

    罗基浩说道:“中巴目前账上的现金流是4000多万,考虑到需要逐步改善管理和效率,以及支付股息,所以只能给投资部2000万港币的资金。”

    随后,大家举手表决,成立投资部的事情。

    不用说,顶着‘金融大王’的头衔,这个提议全票通过,连颜氏姐弟都没有反对。

    会议结束后,林正杰便告诉罗基浩,拿着2000万港币的资金,去买恒生银行的股票。

    他也就是指点一下,哪有心情具体管中巴的事情。

    会议结束后,林正杰回到泰富集团。

    “老板,你找我!”

    何方塘走进来。

    林正杰说道:“从现在开始,一点点收购中巴公司的股票,争取在年底,可以再拿下2~3个点,就是不能引起市场注意。”

    颜氏家族不能小瞧别人,万一他们卖了物业,从市场上增持,所以也得防备一下。

    当然,泰富集团需要的股票不多,再增持2~3%,达到43%左右便已经高枕无忧。

    毕竟颜氏家族若是从市场暗购,本来散股不多了(目前23%散股左右),届时一定会引起股价大涨。

    他们也吃不消,泰富集团也可以预警。

    “嗯,这个问题不大,今年还有9个多月,不太会影响市场。除非颜氏家族暗购,不过一旦有风吹草动,都逃不过我们的研究。”

    “好,关注着点。”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市场突然传出——有华资大佬欲收购九巴,一时间不少投资者开始炒九巴。

    不过由于股市低迷,再加上‘中巴收购战’实际上并没有引起大战(颜氏没有发起反收购),所以九巴的股价并没有炒高太多。

    再加上九巴的股价本来就已经24.2港币每股(总股本3200万),已经处于一个较高价格当中。

    九龙巴士,当年创办时一共有五位股东,包括邓肇坚(1901年生)、雷瑞德(已故)、雷亮(已故)、谭焕堂、林明勋。

    雷瑞德后人雷觉坤、雷亮后人雷普照等,都加入九巴公司管理层。谭焕堂、林明勋的后人,则只持有极少的股份,并没有家人进入九巴。

    目前,邓肇坚是九龙巴士的董事局主席兼车务总监督,雷觉坤是执行董事、雷普照是总经理兼董事。

    不过九龙巴士的股东虽然多,但持股则极少,五家股东总计持股还不到25%。像邓肇坚持股仅5%,雷觉坤持股最多12%,其余三大股东加起来也才9%。

    道理其实很简单,由于七十年代中期开始,港府实施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