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草原之行【2】(4k)

他觉得才真的像一个年轻人。

    “哈哈,当然没问题,这些甲和弹,根子上来说都是你的成果,你来亲自试验试验,再合适不过了。”

    于是高振东花了半个小时,好好的过了一把瘾,嗯,这是在熟悉装备操作,也算是考察的一部分吧。

    花了一天时间,高振东基本了解了草原拖拉机厂以及相关的技术情况,然后他干的事情并不是急着修改材料上会,而是和何总一起,拉起所有搞双稳的同志,拿着自己的那份火炮稳定的手稿,给同志们上起了课。

    虽然时间有限,可是里面的内容和核心关键点,还是可以给同志们解释一下的,尤其是里面大量的公式和理论,还真需要高振东给解释解释。

    这本书里从底层开始就进行数学建模,指导设计的方法和理论,对于现在主要靠经验进行设计的研究组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这也亏得是高振东脑子好,在抄书过程中,就自己先对整本书进行了融会贯通,自己先学了一遍,否则现在是万万讲不出来的。

    整体来说,大家的感受就是:很专业,很难,但是收获很大。

    和以前设计中比较迷茫,原始设计相当程度靠猜想,等到有了问题,才开始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不同,这套理论至少是从最基本的力学分析开始,就依据物理知识,建立了一整套数学模型。

    说得难听一点就是,以前靠抄,然后在抄的过程中,看看能不能多少做一点改动,凑出一个合适的东西来。

    早期装备的研制,好多都是这个样子,有原型的,基本上都能搞出来,毕竟我们的科技人员非常努力和勤奋,也不傻,可是没原型的,那大概就是要旷日持久了。

    像大蘑菇那种重要程度的,可以集中全国的顶尖大佬,当然效果也非常好。

    可是现在百业待兴,这么多项目,哪儿来这么多顶尖大佬去用,还是要靠基层科技工作者,而基层工作者,最缺乏的就是理论指导。

    现在对于双稳设计人员来说,现在可以先算,算清楚理论,建立好模型了,再开始做实际的设计。

    根据设计参数和相关指标,先建立模型,再根据模型结果去确定工作参数和相关设备选型,定设计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也能根据模型得到一定程度的指导

    以前是连“知其然”都不见得做到了,而通过这套理论,却能一定程度上做到“知其所以然”,这对于双稳系统的设计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对于何总来说,选用全液还是全电,现在他都暂时不在乎了,得先把这套东西赶紧吃透了,毕竟全液也好,全电也好,能先得到这套理论的支持的话,都要好搞得多。

    第一天的课上完,何总对着高振东感慨道:“高主任,你要是能常驻我们厂就好了,这套理论,还是有一些难度,光靠这几天,连一些数学工具我们都掌握不下来。”

    不过他也知道高振东尽力了,高振东自己的工作也是很忙的,不可能为了这个事情呆在草原拖拉机厂,事情的根子,还是在现有技术力量薄弱上,空有先进理论,却短时间掌握不了。

    高振东想了想,道:“何总,我提个建议?”

    何总大喜:“好,高副总请说。”在他看来,这个时候,高振东的身份是坦克研究项目的副总师。

    “你们可不可以挑几位数学功底出色的人员,常驻一段时间京城,就住在我们轧钢厂招待所,吃就在我们食堂吃。平时他们自学,我每个星期抽一点时间,给他们集中答疑解惑,解决他们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我们厂吃住,花费不高,离我又近,这样一来,他们的学习进度就快了。”

    何总一想,对啊,山不来就我,我来就山不就好了:“诶,对啊高主任,你说我怎么没想到这主意呢,他们学习这段时间,我们这边也学习,同时利用原有经验,搞全液的预研,等大家都消化了,全液的经验结合这套理论和里面的实例,再回过头来搞全电驱,正好衔接得上。”

    高振东在双稳这边连续上了好几天的课,基本上是能有时间都在会议室里,所有人都很累,但是也都很有激情,学习使他们快乐。

    其他有些子系统的人也来找过高振东,看到这么忙,没好意思打扰,都知道这次高副总过来,主要是为了炮组这边的事情,好在他们并没有什么急事。

    不过罗总却不干了,这么连轴转,万一要是身体出了什么问题,那可是没法向防工委和十二机部那边交代,不说停下工作吧,至少换一个工作方向,换换脑子轻松一下也好啊。

    于是乎,等了好久的关总得到了罗总的授意,跑过来宣布给高副总换换思路,休息休息,拉着高振东就跑了,何总倒也没意见,这么连续扑在一个事情上,的确对高振东不太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