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高主任想得太长远了(3k)

到,这一下子提出来,还真实用。

    他连忙拿着电报,往旁边办公室走去。

    最近因为尿素示范线试产,农业口也来了相关专家驻扎,共襄盛举。

    他找到农业口的专家,兴冲冲的道:“文工,文工,你来看看,这东西能搞不?”

    他是化工方面的专家,不是肥料方面的,要说肥料好不好,能不能搞,还得是农业方面相关专业的来才行。

    农业口的肥料专家文工接过电报,仔细看了起来。

    仔细看完之后,文工面露喜色:“这条路子,能搞。我记得花旗国有个肥料就是这个复混的路子,效果不错,好像叫BB肥。”

    BB(BulkBlending)肥,掺混肥料,属于复混肥料的一种,是用粒径近似的肥料不经造粒,直接简单混合,50年代诞生于花旗国。

    文工又补充道:“这电报里提到的加湿造粒的复混肥,比BB肥又更进了一步,能控制肥效的释放,甚至还能添加农药抗生素等等成分。”

    “这种形式的肥料,有什么好处么?成分还是那些成分。”向总对化工熟悉,对肥料,就需要请教一下了。

    文工笑着把复混肥料的好处,对向总解释了一遍。

    毕竟高振东这电报里不可能事无巨细,什么都写上去,那样的话,恐怕邮电所的电报员都要赶人了,同志,你是来增加我工作量的么。

    而文工也不愧是肥料方面的专家,一看高振东的思路,就马上把复合肥和复混肥的好处想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文工解释完,补充了一句:“这位发电报的同志,对于肥料方面是有研究的,提出的这条路子简单高效,有的放矢。”

    向总听完,这才明白,同时也对高振东的脑子更加佩服:“这位同志的确是在很多专业方向都很有研究。不瞒你说,我们工艺上用到的特殊尿素钢,就是他研制的。而且是在接到我的求援之后,很短时间就搞出来了,天才啊。”

    在外人看来,这句天才的确不夸张,尿素钢原本是在差不多二十年后才搞出来的。

    文工一愣:“你说的这位同志,是不是姓高?”

    向总点点头:“嗯,对,高振东同志,伱认识?”

    “不认识,不过听部委的领导好像提过那么一嘴,果然是盛名之下无虚士啊,可能是老专家了。对各个专业,都有高度的技术敏感性,对于技术路线非常敏锐。”

    向总一听笑了:“不老,才二十多岁,要不怎么说是天才呢。”

    文工一听,愣了:“啊?多少?”

    向总又说了一遍,文工摇头感叹:“没想到,的确没想到啊。”

    向总把电报的很珍重的收了起来,笑道:“这个路子可就交给你了啊,我们搞化工的,什么加湿造粒,肥料配比研究什么的可不在行。”

    文工点点头又摇摇头:“不,其中有一些还是要你们来搞的,比如磷铵,还有磷铵和尿素的混合之类,这些可都是化工的活儿。你别想偷懒啊,哈哈。”

    向总一听,好像是想起了什么,半晌才惊叹:“难怪一开始搞尿素钢的时候,高主任那边就把这个不锈钢材在磷酸里的腐蚀速率试验做了,那时候我还只想着是因为氨基甲酸铵腐蚀试验他们缺材料,不方便做,以磷酸替代。”

    说完叹了一口气:“可是没想到,高主任想得太远了,闹了半天,在这儿等着我呢。”

    其实这倒不是高振东想得远,而是实际上这个钢材应用的第一个工程,名称就含“磷铵”二字,所以磷酸腐蚀速率是必检项。

    高振东万万想不到,就这,居然能让他远程装了个跨越时间的笔。

    文工听得眼睛都直了:“啊?这就真的有点太夸张了。”

    向总笑道:“管它的,这下子,我的下一个研究课题都有了,不用再费事儿去想了,哈哈。”

    人在家中坐,课题天上来,岂不美哉!

——

    离高振东发电报已经过去了好几天,已经是周六了。

    高振东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向总脑补成了什么样子,他接到俞允成的通知,最多下周,就有一定的把握拉出红宝石单晶来。

    同时,他通过技术处发单的镀银聚光腔、气体发光管(光泵)、外壳、支架等零件也陆续送到。

    其中麻烦一点的就是镀银聚光腔,需要比较高的精度,这样效果更好。

    至于外壳、支架什么的,理论上甚至都不需要高级工,随便一个过得去的钳工都能给办了。

    而光泵就更简单了,买的。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