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山中有猛虎



明天或许可以去山里看看,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想起那久违的野鸡肉,加上辣椒,配上自家腌制的咸菜,猛火爆炒一番,鲜香麻辣,才而不腻,那滋味想想就流口水。
  要是侥幸抓到一只野兔,在这严寒的冬季,弄上一顿红烧兔肉,别提有多爽了。
  红烧兔肉的做法相对比较讲究,因为兔子肉比较肥腻,如果没有香料腌制,炒起来吃会感觉有些腻口,这或许也是四川人为什么要拿它做火锅的原因。
  香味独特的火锅底料配上烧制好的红烧兔肉,味道立马变得鲜香爽口,使人胃口大开。
  如果运气好的话,还可能碰上傻傻的狍子。
  为什么说它是傻狍子呢?
  这也是有原因的,这种动物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在古代捕猎工具比较落后的时候,有的猎人发现有狍子时,为了吸引它的注意,故意倒在地上装死。
  狍子看到了,就会好奇心泛滥,心想这是什么东西呀?咱得去瞧瞧!
  它就会立马跑过来察看,当它靠近地上的猎人时,猎人则趁机一跃而起,把狍子给抓获了,这就是传说中的好奇心害死了狍子呀。
  当然森林中的动物远远不止这些,宜城毗邻五岭山脉,又是地处山区,境内原始森林不少,五十年代的时候还曾有华南虎出现过。
  有关老虎的事情确有其事,小时候谭震曾听老三叔说起过,据说那还是民国时期,当时的大陆很不太平,整个中华大地军阀混战,盗匪横生,百姓也是流离失所。
  因为战乱,为了不被拉壮丁和生存下去,谭震的爷爷带着一家子躲进了大山。
  那个时候的大山因为交通闭塞,原始森林密布,如果不是万不得已,一般人是不会去到大山里面的。
  因为大山里面林子多,地形复杂,且野兽众多,进到里面容易迷路,还容易受到野兽袭击。
  所以无论是盗匪还是军阀轻易都不会进林子,这也是谭震爷爷带着家眷躲进深山的原因。
  幸好当时深山里面有一座山神庙,谭震的爷爷带着一家子老老小小十几口人就蜗居在这里。
  男人白天就在附近砍柴,女的就在附近弄点野菜和蘑菇什么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活下去。
  稍微远点的地方是不敢去的,白天都能听见野狼的嚎叫。
  那时的老三叔还年幼,家里的几个姐姐也还小。
  据说也是一个寒冷的冬季,大家吃完晚饭就要睡觉的时候,就听到屋外的狗“呜呜”的叫声,当时就觉得有点不对劲。
  透过窗户一看,不由倒抽一口凉气,我的个妈呀!一只白额吊巾大虎,正张开一张血盆大嘴,撕咬着外面的家犬。
  老虎一双锋利的前爪按压着它,让家犬动弹不得,家里人都吓坏了,个个瑟瑟发抖,伏在地上不敢出声。
  过了一会,大虎开始用利爪拍击木门,把厚重的木门拍的是“啪啪”直响,只是一会儿工夫,木门已经是摇摇欲坠。
  爷爷见到情势危急,拿起家里的鸟枪,开始对着窗外鸣枪。
  大虎一听枪声,感觉这家不好惹,这才离开谭家,往丛林去了。
  谭家在担惊受怕中过了一夜。
  第二天天亮起来一看,好家伙,饲养的家犬已经不见了踪影,只留下地上一摊鲜红的血迹。
  家里的木门也被虎爪划出一道道裂痕,可想这大虎的威力!
  不过经过了那么多年的捕杀,到八十年代的时候,五岭地区已经很少见到华南虎的踪迹,就连野狼也少了很多。
  不过进山还是要带一把枪防身的,没有一把猎枪防身,进山万一碰到野兽,那可就大发了!
  谭震家没有猎枪,老家倒是有一把鸟枪,不过那锈迹斑斑的模样,谭震有点怀疑会不会炸膛,反正他是不敢用的。
  看来还得找李达,他家可是坐地户,绝对有猎枪。
  果然,找到李达一问,李达立刻得意的吹嘘自家的猎枪是多么的厉害,死在其枪口之下的猎物不计其数。
  看来找他是对了,两人约好明天早上一起上山,牛哥听了很感兴趣,表示一定要加入。
  于是,第二天的打猎行动便成了三人行。
  早上九点,雪已经停了,太阳也开始出来了,不过天气还是很冷,到处是白茫茫一片。
  谭震和牛哥背着背包气喘吁吁的赶到了李达家。
  这次进山,谭震还带上了自己的“秘密武器”,就是多年以前在小山村的后山山洞拿的一把日制手枪。
  它就是抗日战争时期大名鼎鼎的“王八盒子”,口径8毫米,容弹8发,有效射程50米,近距离下威力还是挺大的。
  当时谭震趁老三叔没注意拿了一把藏了起来,还偷拿了几盒子弹,当时也没多想,纯粹出于好奇。
  后来也没有拿出来用过,一直藏在家里,一直到谭震家搬到县城,谭震又把它带到了新家。
  虽然时间已经有些久远,不过枪是新枪,里面还有枪油,保养的还是挺不错的。

  谭震拿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防身,要知道当年有多少的抗日志士就是死在它的枪口下,武功再高,也怕手枪!
  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