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年龄最小的中学生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一转眼两年过去了,我们的谭震同学也从小学毕业了,他参加了今年的升学考试,并顺利的考入乡中学。
  其实以他的成绩完全可以去县中学读书,可是考虑到他的年纪太小了,只有六岁,老三叔实在不放心,还是选择了近在咫尺的乡中学就读。
  乡中学离村里的小学不远,直线距离不会超过500米,也就隔开一片稻田,穿过这片稻田,马路边就是乡中学了。
  自从大堂哥考上大学,去到省城读书以后,小山村的老少爷们受刺激了,毕竟“吃国家粮”的魅力是无与伦比的。
  在农村人的眼里,城里人就是不一样,住洋房,开洋车,楼上电灯电话,端着铁饭碗,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就是病了也是国家管着,不用担心没饭吃,那日子过得,美的很呀!
  农村人就不一样了,脸朝黄土背朝天,每年的收成都得靠天吃饭,要是碰上天灾人祸什么的,可就遭了大罪了,没有收成不说,还可能倒欠一屁股债,一家子的生计都成问题。
  那个年代农村人的出路很有限,以前靠参军当兵,要是在部队表现好,就有机会提干当军官,转业回来就是国家干部,所以那个时候农村的青年人都铆足了劲的想要参军入伍。
  自从国家恢复高考以后,村里的年轻人又多了一个选择,那就是读书考大学。
  相比当兵提干,考上大学端上铁饭碗更直接,大堂哥就是明证!
  也正是这个原因,自从大堂哥考上大学以后,村里的学习气氛浓厚了许多,各种嫉妒、羡慕、追求很快转化为对孩子们“谆谆教导”,大堂哥也成了“别人家的孩子”。
  村口的洗衣池再也见不到玩泥巴,游水嬉戏的孩子们,大人们拿着带刺的杉树枝坐在家门口,一边闲聊一边警惕的听着屋内的动静。
  屋内是一脸苦恼,捧着书本却心不在焉的孩子们,别了…我的小健子!别了…我的小水泡!
  不是每一个人都像谭震那样,拥有“金手指”不说,还多了一份责任,所以他看书是认真的!
  他现在已经自学完了初中所有的课程,不过数学还是有点差,没办法,这是上一世落下的毛病,这个后遗症一下子还无法消失,谭震正在努力的改善它。
  谭震上一世就是数学拖了后腿,所以他一直都在数学上面下功夫,当然,这个差也只是相对那些学习比较优秀的学生,如果现在叫谭震去参加高中的升学考试的话,他自信还是有把握的。
  谭震被安排进了初一的54班,这个班有五十多个同学,谭震因为年纪小,毫无例外的又被安排坐在第一排,前面就是老师的讲台。
  说实在的,很多家长总是觉得坐在前排好,因为这样能随时得到老师的谆谆教导,可是谭震却是很抵触。
  那个时候的老师上课普遍比较粗放,无论是说话和写字都是如此,每天坐在前排的谭震都能看到一层厚厚的粉笔灰,如果碰上老师口若悬河的时候,他估计头上会有一层泡沫。
  可是没办法,无论在哪一个班级,这个位置永远都是他的,谁叫他年纪最小呢!
  那个时代的学生们都有一个习惯,就是给人起绰号,无论是学校的老师还是班里的同学,都逃不过他们的毒舌。
  譬如汪八天,他是这个班最大的学生,今年十四岁,坐在最后排,因为长得牛高马大的,目测有一米七,体型壮硕,又力大如牛,被班里人戏称“南霸天”!
  他在谭震所在的班级,就是无敌的存在,没有之一。
  谭震的同桌是个女同学,今年十一岁,叫汪美玲,因为名字跟蒋XX的夫人宋某某相近,被大家起了个外号叫“蒋夫人”,不过容貌就相差甚远了,谭震看了半天,也没找到与蒋夫人有半点的相似之处。
  班主任姓方,叫方常平,大家也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方丈”。
  至于谭震,也少不被大家编排,因为他这个人性格比较内向,很少跟别人出去玩,总喜欢一个人呆在教室里看书,久而久之,他就被大家戏称为“书呆子”。
  “蒋夫人,借你橡皮擦用一下呗”,后面伸来一只手,是后面桌的汪文,绰号“文哥”,是个体型肥硕的小胖子。
  “讨厌,以后嘴巴别那么臭…”,汪美玲转身瞪了他一眼,还是把橡皮擦递给了他。
  “谢了,蒋夫人”,小胖子永远都是嬉皮笑脸。
  小胖子汪文是隔壁沙步大队的,家里给他起名叫汪文,是希望他将来学有所成,给家里增加点文气,给家族增光添彩。
  可是小胖子显然没有理解父母的好意,从小学开始每次考试不是倒数第一就是倒数第二,成绩一直很稳定,但是跟文气是彻底沾不上边了。
  “书呆子,你以后作业记得给我抄,哥保证罩着你”,文哥拍拍谭震的肩膀。
  “文哥,放心吧,作业的事包在我身上”,这可是靠山,对于年幼的谭震来说,必须抱紧了!

  农村的孩子都比较粗野,能不讲理的绝不会讲理,动不动就挥拳相向,谭震可是小胳膊细腿的,典型的一个小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很容易被人欺负。
  再加上他成绩又好,老师在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