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省城来人



谭震慢慢的把蚌肉剥离开来,露出里面那颗晶莹剔透的珍珠。
  它在灯光下发出如玉般光芒,谭震颠了颠,大约一两多重,也不知道能值多少钱?
  “小震,这什么东西呀?”三哥看见谭震拿着珍珠在灯光下照射,便好奇的问道。
  “可能是珍珠吧…”,谭震想了想,说道。
  说实话,他这辈子就没有见过珍珠,心中也不太确定。
  他们的说话声惊动了老三叔和肖德旺,老三叔也按捺不住好奇,垫着着伤腿走了过来。
  “没错,这就是天然珍珠!”肖德旺到底是供销社出来的,见多识广,一上来就认出了这个圆溜溜的东西就是传说中的珍珠。
  “这真是珍珠?”老三叔又惊又喜。
  他瞬间是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疼了,眼睛里只有那颗闪亮的珍珠。
  “老谭,你行呀!你这是傻人有傻福,天降横财呀!”肖叔叔笑着调侃老爸。
  “还行,看来今天这运气不错,我这血也总算没有白流…”,老三叔非常高兴,眼睛都快眯成一条缝了。
  “三叔,你这运气可真是没得说…”三哥看着老三叔,羡慕之情不于言表。
  “肖叔,你有没有认识的熟人,从事珠宝行业的,帮我们问问?看它能值多少钱?”
  谭震觉得留在手里很不保险,他知道,小山村就屁大一点地,只要不出半天,这附近的人都会知道老三家出了“奇珍异宝”。
  到时候嫉妒窥视的人肯定不少,这年头治安不好,还是早点出手为妙。
  “我倒是认识省城珠宝公司的王总,就是不知道他会不会过来?我这就马上回去打电话给他,看他怎么说?放心,都是熟人,不会让你吃亏的…”,肖德旺沉吟着回答道。
  虽然肖德旺的回答有些模棱两可,但是看的出来,他还是很有把握的。
  他站起来就准备回乡里的供销社。
  “肖叔…等等!”
  谭震拿了一个大的水桶,又放了一点水,抓起那条大草鱼往里塞,又把那只水鱼也放到了桶里面,然后递给肖德旺。
  “这多不好意思,就这么一条大鱼,还是留给你们吃吧,我拿点小鱼就行了”
  肖德旺看见谭震把唯一的一条大鱼装进水桶,感觉有点不好意思,想把它拿出来。
  “肖叔,你就别推辞了,没有你的电线,今天这鱼也电不了,本来是要请你吃饭的,不过今天我爹手脚不麻利,做不了饭,那只能是叫婶子做给你吃了,顺便代我向婶子问好!”
  “那行,我就不客气了,老谭…那我先走了,你好好休息,晚上我就打电话给省城,一有消息马上就通知你,等我信啊!”
  肖德旺也就没有再推辞,提着桶高高兴兴的回去了!
  话说肖德旺的关系还真不是盖的,第二天一大早,谭震还在蒙头大睡的时候,老村长就来敲门了。
  “老三,供销社的肖主任让我转告你,后天省城有人下来找你,说是有事找你,叫你在家等着!”
  “叔,记着了!谢谢你哈!”
  老三叔听到这么快就有了消息,心里也是非常高兴。
  谭震也期盼着省城来人,能给这颗难得的野生珍珠卖个好价钱。
  刘英回来听到了这个消息,眼睛笑的都快眯成了一条缝了。
  整个人像一只快乐的百灵鸟,乐呵呵的在屋子里转来转去,嘴里不时哼着“啊…嗯…”,至于到底是什么歌曲,恐怕只有她自己才知道。
  谭震觉得有必要提醒母亲“大喇叭”性格,不要到处广播,要知道这年头的人都讲究“财不露富”。
  正所谓树大招风,多年的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呀,现在可还是八十年代保守的经济时代,咱可不能给自己挖坑呀!
  “娘,你可千万别跟人外边说去,树大招风,可别把某些人给整来了”,谭震知道刘英最害怕红袖章,特意叮嘱老娘。
  “放心吧,娘心里有数”,母亲好歹也是经历过那场特殊运动的人,心里明白着呢。
  第三天的中午,一辆土黄色的北京212吉普车开进了小山村,停在村头的晒谷场上。
  一个身穿黑色呢子大衣的中年男子下了车,他应该就是肖德旺说的省城那位王经理了。
  肖德旺也一起下来了,随行的还有一个穿着军装的司机。
  一行三人下了车就往老三叔家里赶,肖德旺熟门熟路,很快带着王经理来到了谭震家。
  “老谭,开门,王经理来了!”,还没到谭震家,肖德旺的大嗓门就响了起来。
  “诶,来了!肖叔…”,谭震正在房间看书,听到敲门声赶紧打开了门。
  “欢迎…欢迎…,欢迎两位省城的领导下乡检查工作,里面请!”谭震热情的招呼他们进屋。
  王经理看到招呼他的竟然是一个小孩,不由的愣了一下。
  “王经理,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是老谭同志的大儿子谭震,今年7岁,在乡中学上初二”,肖德旺笑着介绍道。

  “呦,不简单呐!我那小子今年都8岁了,还在小学四年级猫着呢,没想到,你这么小都上中学了,小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