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政府军十万大军袭击皎梅市



果敢邦目前的人口总量对于支撑如此庞大的兵力来说,无疑是一项沉重的负担。
  若能够完全掌控整个掸邦,那么将会拥有近千万的人口资源,这无疑会极大地缓解当前的困境。
  然而,掸邦人口的实际情况可能比预想的更为复杂。
  缅甸已经长达十年没有进行人口普查,这使得人口数据的准确性大打折扣。
  以掸邦为例,上一次的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其人口为660万,但这一数字很可能被低估了。
  以佤邦为例,他们对外宣称的人口为60万,但在果敢同盟军占领北佤邦后,通过系统显示的人口数据计算,仅北瓦邦一地的人口就达到了80万。
  果敢同盟军目前所占据的地区以山林为主,并非人口密集的平原地带。
  然而,即便如此,依然有理由相信,整个掸邦1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拥有千万人口是完全有可能的。
  一旦果敢同盟军能够全面控制掸邦,那么他们将能够长期、稳定地供养起如此庞大的军队。
  然而,就在彭昌龙准备向掸东同盟军发动攻势的关键时刻,安全情报局却截获了一份令人震惊的情报——缅甸政府军计划进攻果敢邦的皎梅市。
  关于出兵的具体人数和指挥军官的信息,情报中并未提及,但这无疑给彭昌龙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缅甸政府军作为缅甸明面上最为强大的军队,无论是从军事装备还是兵力上,都远超过果敢同盟军。
  他们拥有超过40万的庞大常备兵力,以及飞机等武器装备。
  面对这样的强敌,彭昌龙不禁感到头痛不已。
  彭昌龙站在军事地图前,眉头紧锁,手指在地图上不断地划过,思考着对策。
  缅甸政府军的进攻无疑打乱了他的部署,他必须尽快做出决策,以应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
  “主席,我们该如何应对缅甸政府军的进攻?”一旁的第一师师长孙长风紧张地问道。
  彭昌龙深吸了一口气,缓缓道:“我们必须立即调整作战计划,优先应对缅甸政府军的威胁。同时,我们也要加强与其他同盟军的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援。”
  他深知,虽然缅甸政府军的实力强大,单凭果敢同盟军的力量也是可以抵挡的,但这样做无疑会让果敢同盟军承受巨大的伤亡,这不是彭昌龙希望看到的。
  因此,他必须尽快与其他同盟军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抵御缅甸政府军的进攻,给果敢同盟军分担压力。
  “立即通知第五师师长文清与第六师万军,做好战斗准备!”彭昌龙下令道。
  随着命令的下达,果敢同盟军的第五师与第六师迅速行动起来。士兵们开始紧张地检查武器装备,加强皎梅市防御,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
  彭昌龙也亲自前往皎梅市视察,鼓舞士气。他深知,这场战斗对于果敢同盟军来说至关重要。
  如果能够成功抵御缅甸政府军的进攻,那么果敢同盟军未来的局面必然更好。
  然而,他也清楚,这场战斗将会异常艰难。
  缅甸政府军的实力不容小觑,他们拥有先进的武器装备和兵力上的巨大优势。
  “哄哄哄”的轰鸣声自天际传来,自17日起,缅甸政府军的15架战斗机便如苍鹰般盘旋在皎梅市的上空,它们来回穿梭,侦查着地面的每一个细节。
  12月18日,战云密布。缅甸政府军终于发动了蓄谋已久的攻击,10万陆军士兵如潮水般涌来,而那15架战斗机更是如同凶猛的猎鹰,悍然对果敢同盟军占据的皎梅市发动了猛烈的攻击。
  缅甸政府军的空军力量雄厚,拥有总计270架飞机,其中只有70架是战斗机,但此次攻击皎梅市,他们竟然出动了15架战斗机,这足以看出他们对果敢同盟军的重视与忌惮。
  皎梅市的上空,战机的轰鸣声震耳欲聋,爆炸声此起彼伏。缅甸政府军的战斗机在空中盘旋,投下一枚枚炸弹,火光冲天,浓烟滚滚,整个城市仿佛陷入了末日般的景象。
  果敢同盟军的士兵们英勇无畏,他们利用地形和建筑物作为掩护,顽强地抵抗着缅甸政府军的进攻。然而,缅甸政府军的火力异常猛烈,坦克和装甲车如同钢铁怪兽一般,横冲直撞,势不可挡。
  彭昌龙站在主席办公室内,目光如炬。他深知这场战斗对于果敢同盟军来说至关重要,关乎着整个果敢地区的未来。他拿起电话,沉声通知第一师和第二师迅速前去支援。
  “你们必须坚持下去,等待援军的到来!”彭昌龙对万军说道。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给万军注入了一股强大的信念。
  万军点了点头,他知道此时此刻,他们需要的就是坚持和信念。他带领着手下的士兵们奋勇抵抗,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道坚固的防线。
  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天,果敢同盟军虽然损失惨重,但他们依然坚守在皎梅市内,没有让缅甸政府军攻入市中心。他们的英勇抵抗让缅甸政府军也感到了一丝震惊。

  就在夜幕降临之际,援军的到来让果敢同盟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第一师和第二师迅速加入战斗,与缅甸政府军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