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萝卜大棒



翌日
  羽林军大营中弥漫着一种压抑的沉寂,仿佛整个空间都被无形的重压笼罩。
  天空灰蒙蒙的,雪花轻轻飘落,为这片满目疮痍的土地披上了一层洁白的伪装。
  在这宁静的外表下,七万余名俘虏却像是一颗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让整个军营都坐在了火山口上。
  这些俘虏,既是战功,也是负担。
  放,怕他们反叛;
  不放,粮草又成了大问题。
  毕竟,饥饿是叛乱最直接的导火索。
  杀……有违人道。
  曹鲲可不想沾惹这么大的杀业。
  七万余人啊!
  这可不是七万头猪!
  他可没有白起的魄力。
  毕竟,他还想得道成仙,不想因为杀业太重被雷劫劈成灰。
  在枪戈交错之间,一顶庞大的军帐巍然矗立,即使积雪压顶,也丝毫不减其威严。
  帐外,甲士们笔直地站着,如同雪中的松树,一动不动。
  而帐前,那面高耸的曹字帅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似乎在宣誓着主人的权威。
  大帐内,众将列座,却无人言语,只有炭火盆中偶尔传出的噼啪声,打破了这片死寂。
  曹鲲身披金甲,外罩大红战袍,坐在主位,手中摩擦着李罡的拂尘,目光深邃而阴沉。
  他平日里雷厉风行的作风,在这一刻却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犹豫。
  “我心里非常的难受……”
  曹鲲扔下拂尘,打破了沉默,环顾四周,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
  众将官都一动不动地看着他,仿佛等待着他做出决定。
  “将军可是想收编这些俘虏?”
  陶瑞试探着问道。
  曹鲲点了点头,但眼中的犹豫却更加明显。
  陶瑞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皇帝陛下威加四海,将军仁心宽宏,实在是朝廷之幸、百姓之幸……但这些俘虏作恶多端且不讲信义……将军若因一时之仁放过此患,难免日后他们还要卷土重来再动干戈,您万万要三思呀!”
  曹鲲的目光在众将官身上一一扫过,最后定格在陶瑞身上。
  他深吸了一口气,仿佛下定了决心:“我知道你的意思,但放走他们,难保他们不会加入其他叛军,杀?有伤人和,有损仁德,这些俘虏……本将军会想办法安置他们,但绝不会让他们再次成为朝廷的威胁。”
  众将官都松了一口气,但他们也明白,这个决定对于曹鲲将军来说,并不容易。
  随后,他借鉴了偶像曹丞相的智慧,深知乱世之中,人心最为难测,但也最为珍贵。
  于是,他巧妙地运用了“萝卜加大棒”的策略,将那些曾经的敌人,收编于麾下。
  “萝卜”,即屯田之策,这些俘虏之所以造反,不过是生活所迫,饥寒交迫之下,人们往往会做出无奈的选择。
  于是,他让羽林卫严密看押着那些老弱病残,却并非简单地囚禁,而是给他们发放粮食和工具,引导他们开垦荒地,修整水渠,修补城墙、建立作坊……在这片曾经荒芜的土地上,他们重新找到了生活的希望。
  而那些青壮俘虏,则被曹鲲整编为辅兵。
  至于大棒,简单地以暴制暴,不听话那就节省一份口粮。
  对于那些心存不满、想要反抗的俘虏,曹鲲毫不手软。
  他的大棒,就是那些锋利的刀剑,是那些无情的军法。
  萝卜加大棒的策略,是个好策略。
  不过,这策略要想玩得转,先决条件可不少,得有钱有粮,还得有安定的后方。
  曹鲲有眼光,还有手腕,硬是把这策略玩得风生水起。
  钱粮方面,曹鲲可没傻到自己去种萝卜,他眼珠子一转,直接找本地的世家大族去借。
  这世家大族啊,钱多得跟山一样,粮也堆得跟海一样,但平时都舍不得拿出来用,生怕别人知道他们有多富。
  曹鲲一去,他们倒是挺“乐意”借的,毕竟这乱世之中,谁拳头大谁说的算。
  借点钱粮给曹鲲,就当是破财免灾了。
  于是,曹鲲就凭借一张嘴,借来了大量的钱粮。
  有了这些钱粮,他就开始搞建设了。
  那些老弱病残的俘虏在羽林卫的看押下开垦荒地,修整水渠,修补城墙,建造邬堡,搭建工坊……
  这些俘虏虽然一开始都蔫蔫的,但看到了大饼和稀粥,立马来了精神,开始卖力地干活。
  而那些青壮俘虏呢,以极为残忍的方式进行训练,让这人没有精力去胡思乱想,把这些人训练的令行禁止,指东打东,指西打西,最好成为没有思想的战争机器。
  随着屯田之策的施行,曹鲲的军队越来越壮大,南征北讨,剿灭驱逐周边的贼寇,以战养战。
  这样一来,白沙郡越来越安全。
  老百姓们也都安居乐业,不再担心被贼寇劫掠,百业兴旺,曹鲲的声望也越来越高,雍州各地翘首以盼。
  与此同时,远在玉京的皇帝姬康也收到了捷报。
  这捷报一到,龙颜大悦,当朝夸奖曹鲲为“当世虎将”。
  这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