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你说的是人才,我说的是,奇才!



完善了阻断收入来源的策略后,唐易开始构思如何摧毁节约成本的路径。
  看似高大上的目标,其实简单概括就是——挥霍。
  公司账户目前有八千万,其中两千万是固定资金,合计一亿。
  按系统规定,科研经费上限为账户的80%,即6400万。
  6400万看似庞大,实则易如反掌。
  项目从零开始,初期准备和设备采购就需大量投入,何况开发新项目还得招聘新人。
  增加员工,又是一笔开销。
  或者,干脆招一批无证医生?
  花钱又无用?!
  唐易刚有此念头,系统立刻否决,这是扰乱运营。
  "郑秘书,发布招聘信息,招聘20位脑科和神经科专家。"
  唐易只好妥协,让郑芷兰先发招聘。
  正规招聘,系统不会干预。
  "好的唐总,不过20位是否过多?薪酬标准是多少呢?"
  郑芷兰本能地询问。
  "郑秘书,你还没领悟我的真正意图。"
  "20位多吗?若不考虑成本,我愿招100位!"
  "人多势众,集思广益,多一个人就多一种思路,多一份可能。"
  "快去发布,薪酬面谈,简历发给我,由我亲自审核!"
  唐易原本打算招100位,可惜系统只允许20位。
  亲自筛选,并非出于唐易的严谨,主要目标在于剔除那些真正有能力的个体。
  以防万一,真的研发出睡眠装置,那场面可就无比尴尬了。
  唐易招募人员,目的在于消耗资金,而非真正寻求推动项目进度的人才。
  郑芷兰继续点头表示理解。
  "唐总,招聘的标准呢?"
  唐易思考片刻。
  "这样吧,不受学历、职业或工作经验限制,不论年龄大小,精神状况好坏也无所谓。"
  "总而言之,只要具备脑科学或神经学的相关知识,其他条件尽可能放宽!"唐易坚决地说。
  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到更多奇特的个体,更多的所谓"人才"。
  否则要求过高,那些"人才"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唐易又该如何招揽他们?
  然而,郑芷兰记笔记的动作明显停滞了。
  "唐总,这标准...是不是太低了些?"
  "按照这样的要求,面试的难度会很大,也难以确保找到我们需要的真正人才。"
  唐易轻声一叹。
  又得动一番口舌了。
  "郑秘书,你所说的可是人才,而我需要的是天才!"
  "天才总是与众不同!"
  "我们不能用看待普通人的目光去衡量天才。"
  "他们的年龄可能很大或很小,或许没有高学历,却有着对专业近乎疯狂的热爱。"
  "他们可能偏执、冲动,甚至被误解为精神异常。"
  "但这些都无法抹去他们天才的光芒!"
  "唐氏需要天才!"
  "所以我降低了门槛,让他们更容易加入唐氏。"
  "哪怕面试过程再艰难,只要能找到一个天才,都是值得的!"
  唐易的话语虽轻,却句句直击郑芷兰的心灵。
  唐易说得没错!
  科技需要灵感,更需要天分。
  许多天才确实如唐易所言,特立独行,按照他的方法,说不定真能发掘出几个天才。
  众多大神的成长历程中,不都有一段艰苦奋斗的过往吗?
  若唐氏恰好遇见一个,那将是巨大的收获。
  听唐易一番解释后,郑芷兰似乎有所领悟。
  尽管仍觉得哪里不对劲,但她至少能接受这个标准和解释。
  "好的唐总,我明白了!"
  郑芷兰再次回应。
  唐易点点头,随后郑芷兰下去安排。
  他自己则在办公室继续盘算。
  "科研经费用完,问题不大。"
  "现在关键在于,除了科研经费外剩下的那一百六十万。"
  "工资、社保、福利、租金、升级改进等方面。"
  "如果按正常花费,每个月最多消耗五百万。"
  "五千万过后,还有一亿等着呢。"  "初代智能助手的利润,每月额外进账五百多万。"
  "所以,不搞花样,月底还能剩下一千五百万左右。"
  "嗯,还有那两千万固定资产,迟早要抵押给银行,花出去……"
  心里盘算完毕,唐易顿感花钱之旅漫长且艰巨。
  这么多资金……
  在系统的规则下,还真是不易消耗。
  "还有什么地方能花钱呢?"
  唐易绞尽脑汁。
  "咕咕咕……"
  这时,
  他感到饿了。
  随着饥饿感的到来,灵感如闪电般划过他的脑海。
  瞬间,
  他想到了一个绝佳的方案。
  改造,改善公司环境。
  剩余的资金不能用于项目,只能用于公司的琐碎之处。
  而在这些琐碎之中……
  最费钱的,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