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上的船员飞快的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一边整理一边有海军战士把这些海产品成车的推到川内的专用加工区,王强就在这边把这些东西全部给收进空间内保鲜。率先推过来的就是飞蟹这类容易死的。
  随后收入空间的就是鲍鱼这类的海产品,一网下去直接大丰收。
  毕竟海产品已经是一年多没人捕捞了,所以各各种数量十分的多。
  王强为自己的决策感到无比的正确,因为这个出海捕鱼的决策太英明了。
  光是各种海鲜这一下就搞到了17万斤,剩下的都是一些比如紫菜,海带这类的海藻类产品。
  可以说这一船捞上来的海产品就足够他养活他手下所有的人一天,如果百倍增幅之后的话,差不多是3个月左右。
  现在他的手下人数也不少了,部队足足11万人左右,剩下的就是他的工业化的底子,各种技术人才等等有9万多人。
  而这一次他出动了整整50艘渔船呢,就算是一周捞一网这也是一笔很可观的数字了。
  王强和张欣然的精神十分振奋,因为这是一个好兆头。
  张欣然可不是菜鸟,她很清楚现在食物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参考了王强的提供的信息之后,知道这是世界末日,更知道未来肯定会食物匮乏。
  在这种状态下,现在有机会多储存食物那肯定是要储存的。
  在收拾完所有的海产品之后士兵们开始清洁甲板然后丢拖网等工具进行维护,也有的士兵直接开始对一些捕捞上来的海产品进行各种现场加工。
  把王强留在眼前的将渔获物加工成鱼片、鱼段、罐头、鱼糜、鱼粉等,备有洗鱼机、鱼片机、剖切机、去皮机、采肉机、鱼粉机等多种鱼类处理和加工机械。
  这艘巨大的远洋渔船上可是有独立的冰柜冷库等设施的,虽然由于携带了不少武器弹药导致这些地方空间不大,但是依然也算不少了,可以存储大约800多吨的鱼获,而如今这些只是小菜一碟而已。
  今天晚上的晚饭就是这些海产品鱼获,王强的渔船上有专门的海水淡化机器设备,所以不缺乏淡水,晚饭做的有蒜蓉蒸龙虾仔,炸刀鱼,清蒸鲍鱼,蒜蓉烤生蚝,蒜蓉烤扇贝等等,为了庆贺首次出海顺利捕捉到大量鱼获,王强还拿了不少冰镇啤酒出来,为大家解解暑气。
  其实在有恒温衣打底的情况下,他们并没想象的热,体感温度也就30度左右,和其余的幸存者比绝对是幸福的了,而且还有各种防晒服等物资,所以士兵们没有发生什么被晒伤,中暑等症状出现。
  晚饭就直接在食堂开饭,食堂可以容纳大约80多人一起吃饭,所以直接采取轮班吃饭的方式,每人可以分到一瓶冰镇啤酒。
  王强直接端着酒瓶说道,“今天我们直接开门红了,这是一个好兆头。弟兄们辛苦了,希望大家接下来的日子越来越好,走一个!”
  “喝一个!”士兵们也都端起酒瓶。
  接着所有人都开始喝了一口啤酒,随后就开始对着眼前的海鲜开动起来。
  王强直接用筷子夹起一个蒜蓉开边蒸龙虾仔放到张欣然碗里,“这个用蒜蓉蒸的,很香的。”
  “谢谢老公了。”她今天也没闲着,除了帮忙分拣各种鱼获外,还要担负起船上的医生职责,船上一共8个医生,7个是王强通过系统招募的,一个则是张欣然。
  这些医生基本上一般的疾病都可以治疗,再加上船上药物充足,还有专门的舱室是可以做手术治病的,有20个床位是病床床位,故而医疗保障这一块做的还是很不错的。
  ...........
  第二天一早,王强从船舱的床上醒来,轻轻地拿开了张欣然放在自己腰间的手,这一下把对方也弄醒了。
  “老公,我们的船打算去那边继续捕鱼啊?”
  “今天去岛国附近去看看,一方面是侦查情况,另一方面则是顺便继续捕鱼。”
  ..........
  在接下来的这几天里王强的船每天都会捕一网的海产品,足足航行了四天,终于到了岛国的附近海域,距离岛国大约300公里的距离。
  王强命令放出无人机,他此刻所航行到的位置就是岛国的一个海军基地,这个海军基地有鹰酱的一个航母编队。
  可是他动用了卫星还有无人机前去侦查,发现港口里面的军舰基本所剩无几。
  其他港口的渔船等也都损失惨重,如果说华国的沿海港口渔船还有一些剩余的话,岛国这边基本上都是损失殆尽。
  但还是有几艘盾舰幸存了下来,王强算了下距离,正好在自己的导弹射程内。他喊来船长,“武世荣上校,我有个问题要问你。”
  这个舰长武世荣看到王强脸色很严肃,直接立刻敬礼,“指挥官请讲。”
  “我们的船现在的反舰导弹能否够得到鬼子的几个海军基地的舰船?”
  武世荣马上开始查看卫星和无人机传来的图像,计算坐标,五分钟后,武世荣报告,“报告指挥官,敌舰全部在我射程之内,以我们的反舰导弹的威力,一发足以把对方的驱逐舰炸成两截。”
  “马上发射反舰导弹,把敌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