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三百多的收入!

  排队的几家人看到七条海狼鱼和海虾,一个个不可置信。

  “阿桦,你们两口子不是也在海滩拣扇贝吗,咋有这种好货。”

  “是啊,我们也就抓到几只青蟹,这算是不错了,没想到你们还有鱼虾。”

  “个头真大啊,加上今天你娘她们拣的扇贝,蛤蜊这得值大几百了吧。”

  不怪他们这么估计,实在是今天大家伙收获都不错。

  特别是刚才赵有富说了,刮台风前都没有货,扇贝难得,现在收购大的三毛五,小的三毛。

  青蟹也恢复一块五,其他的海货就不用说了。

  不过由于今天台风吹过,海岸线那么多货上来,赵有富他们收购点的人怕别的地方也一样,量大了,价格自然降下来。

  下午再拿来他只能先写单子,具体多少钱一斤,要等送货完才知道。

  一早上的时间,每家每户都能收入一百多块钱,大家都笑开了花。

  村民们高兴了,也不在意童瑶她们赚多少。

  毕竟像童瑶和杨清桦这种好运气也就他们一家,大部分还是普普通通的收入。

  总有比自己收入低的人家。

  人啊,就是要有对比,看到别人比自己还惨,他们就开心。

  童瑶听他们议论,就能知道价格了。

  赵有富也不嫌麻烦再说一次。

  “我回来前就跟娘说了,让你们早点来,哈哈,没想到你们真来了,不错,机智。”

  童瑶:……

  “姐夫,说正题,你这话说了跟没说一样。”

  赵有富被她噎了一下,咳了声继续:

  “海狼鱼平时给的价钱是五毛一斤,现在给你们五毛五,九节虾个头大,我给你一块二,涨了一毛,剑虾两毛三……”

  童瑶听着姐夫报完价,心里默默点头,这个价确实对得起台风天的价格,还是那句话,赶紧称,不然下午不值钱就难办了。

  海虾混合在一起,几人只能花功夫重新分拣,旁边等着的村民也过来帮忙。

  童瑶他们快点称完才到他们,快点搞完能早点回家吃午饭,饿死人。

  一筐一筐的鱼虾贝壳过程。

  童瑶这边的货是多得不行,人多嘛。

  扇贝大的有270斤,卖了94.5元,小的300斤,90块。

  稍微值钱的血蛤、蛤蜊这些60斤,17块。

  蚝蛎不卖,本来杨母想让童瑶他们拉上的,奈于杨清桦紧紧抓住竹筐,只能骂了一句晦气,放弃了。

  海浪鱼252斤,卖了138.6元。

  九节虾26斤,31.2元,剑虾这些是50.5斤,卖了11.62元。

  一共收入382.92元,童瑶拿着单据的手都在抖。

  这可是家产啊,家里就剩下三毛钱,可想而知这笔收入有多珍贵,换后世那就是三万多,一上午的时间,想都不敢想。

  不过,扇贝这些的钱,要分点给阿公阿嫲她们的。

  毕竟……童瑶上午就捡了两麻袋,一百斤这样,杨清桦就不用说了,跟海蛎杠上了,能拣出十斤扇贝都不错了。

  咋说童瑶都能剩下大部分,美滋滋。

  杨清杰两口子也给力,硬生生捡了180斤扇贝,还抓到两只青蟹,一共卖了62块。

  杨清刚就不行了,一个人捡了90斤扇贝,卖了30块。

  尽管如此,两兄弟也不觉得有啥,出海比这收入还低,还得凌晨出去,下午三四点回来。

  这才一上午,几十块钱,简直就是捡钱。

  几家排队的村民看到童瑶他们收入那么多,笑得满面春风的,丝毫不见嫉妒,反而被她们的好心情感染,迫不及待的想要称货,好落袋未安。

  后面赶来的村民越来越多,不出意外的话,肯定要排队到下午。

  别的收购点也排着长队。

  童瑶三人喜滋滋的拿着单据回家。

  杨母和杨父看到单子直接热泪盈眶,天知道他们多怕自家今年过中秋吃不上肉。

  这下终于不怕了,童瑶两口子也有钱买肉回娘家咯。

  不然亲家知道他女儿连块猪肉都带不回去,又要喜出望外的上门来接人回去。

  脸上笑嘻嘻,心里妈卖批说的就是他们亲家。

  童瑶将单据交给杨母,让她明天去跟姐夫拿钱,就不管了。

  饿死人,赶紧吃饭。

  杨清桦帮她打水,拿毛巾,让她洗手洗脸,又盛好饭。

  伺候得童瑶舒服极了。

  直到童瑶看到桌上的清蒸海蛎,眼角发直:

  “阿桦,这…你们中午就开海蛎吃了啊?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