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跪地,看了一眼闭着眼睛、一声不吭准备等死的程太傅。

又气又无力!

可又不能不管程家!

程家一倒,他的心上人程仙意可就真的.......

太子再次打断炎帝的话,生怕炎帝说出什么恐怖的结果:“既然程太傅这么相信周家,儿臣认为,不妨暂时将太傅请去大理寺配合此案。”

“太傅这么想还周将军的清白,想必一定会好好配合找出证据的。”

这是变向幽禁了?

去了大理寺那种地方,想再出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要么查出周将军真是清白的!

要么,就看炎帝的心情跟打算,愿不愿意心软放程家一条生路了。可再怎么样,都比此时此刻的结局要好。

炎帝微微眯起深不可测的黑眸,看了一眼太子,没有吭声。

显然,

他并不想轻轻揭过这件事情,更不想这么轻而易举地放过程太傅,他即将说出口的结果,比这个提议要严重得多!

“父皇。”

“说到底,程家虽然跟周府结亲,但却并不了解周将军跟周府。”

“京城人人都知道,周承跟程家定亲就是这一个月内的事,这些年周家对程家再三疏远,儿臣认为,程太傅对周家还是了解甚少。”

“他根本就不清楚周家的现状,也不清楚周震光的为人,所说的话没有任何说服力,做不得数。”

话都已经到这里了。

炎帝的脸色开始松动,显然是觉得太子这一番话说到了点上,字字句句都很好地反驳了程太傅那些笃定。

炎帝笑意未达眼底地说:“倒是有几分道理,程太傅毕竟跟周家关系微浅,所说所言都没有说服力,也不知道周震光是个什么样的人。”

“那你倒是说说,京城之内,谁的话有说服力?”

当然是谁跟周承走得最近,就最有说服力。

毕竟最亲近的人都指认了周家谋反,还能有假吗?

百姓就是再不相信,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也不敢多说什么。

太子松了口气,铿锵有力地道:“回父皇,鸿胪寺卿之女林娇云与周承关系匪浅,曾多次进出过周府,对周府上下极为了解。”

“她若说周将军并无谋反之心,最有说服力。”

炎帝眼睛一敛,一笑:“准。”

“传,鸿胪寺卿之女林娇云即刻进宫!”

“陛下有令,传林家林娇云即刻进宫入誎!”

........

当这则圣旨落到林娇云手里的时候。

这边的周承,也得知了两条加急到手里的密信。

一条,是周将军传来的。

父亲的亲信樊威跟一些将领表面追随他,实际早就归顺炎帝,里应外合烧光了过冬的粮草。

如今整个军营的粮食只够大军生存七天。

七天之后,就会彻底断粮。

“七天........飞鸽传信,一层一层以最快的速度传到京城,大概需要五天的时间。”周承抿唇,眼底凝重:

“也就是说,这封信是五天前传出的。”

“现在,只剩下两天的口粮了。”

而另一封。

是从皇宫传来的。

此刻炎帝已经召集了朝廷大臣,开始商讨父亲勾结匈奴谋反一事,妄图找到合理的借口........

不,不是合理的。

应该是能说服百姓的借口。

周震光这三个字,对于炎国的百姓来说是定海神针,炎帝不能贸然动周家人,也不敢!

毕竟相比于除掉周家这个小小威胁,在百姓心中的威信与信誉显然要重要得多!

炎帝不想背负千古骂名,不想让百姓认为他是在卸磨杀驴!

“程伯父竟然进宫了?”

“因为太子替程伯父说好话,处置程伯父的结果被压下来,现在要宣林娇云进宫问话?”周承看着这两句话,内心冷笑。

安安静静守在旁边的程仙意眼底划过一抹暗光。

而后,转瞬即逝。

她一副无害又纯良的表情,歪头看向一直碎碎念念看信的周承:“阿承,怎么了?是周伯伯的事情吗?”

“嗯,是。”周承没有瞒着她,直接将皇宫内的情况说出来:“太子以程伯父跟周家不熟,说话没有说服力为借口,想替程伯父开脱。”

“现在炎帝已经传林娇云进宫了。”

“全京城的百姓都知道,我掏心掏肺地追了林娇云三年,就数她最了解我,最了解周家的情况。”

“她要是说周家谋反,再举出点虚无缥缈的例子,炎帝就能借着这个理由,立马派兵抓拿周家人。”

“主要,是抓我,抓了我,周家必亡。”

果然如此!

程仙意垂下眼帘,一时间没有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