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分封天下



听得伯武公子分析,众人皆觉有理,所以也不好再多作质疑。不过,他们现在却不得不面对真正的困难,派出两百位达到一流层次的高手,显然不太现实。尤其是超一流高手,他们根本没这么多。
  元更公子问道:“各位可有建议?”众人沉默,都不愿先开口,好一会儿后,元更公子看向伯武公子询问道:“伯武,文光,我们之中,向来以你俩最会行军打仗,对此事你们可有建议?”伯武公子看看文光公子,又看向元更公子,说道:“我目前也没什么好主意,不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既然尚不能确定那批死士真正实力,也不好冒然出手。所以,我认为还是先找到他们,再想办法试探出其实力,然后再从长计议。”
  元更公子稍稍思索,又看向文光公子问道:“文光,你呢?怎么看?”文光公子说道:“柱天将军说得不错,首要是找出敌人,并试探出其实力。”他特意称伯武公子为柱天将军,而不称其为兄长,乃是刻意在众人面前与伯武公子划清界限,让人觉得他俩并非铁板一块。以免众人顾忌他俩合在一起实力太过强大,进而避免被众人针对。
  听他俩都这么说,元更公子也不好再继续追问,转而向其他人问道:“各位,你们觉得呢?”众人沉默一会儿后,一人开口道:“在下认为,伯武、文光两位将军说得有道理,应先将对方找出并试探出其实力。”而这人一开口,其他人也附和起来,赞同先找到新帝及其死士,然后再从长计议。
  见众人都是这意见,元更公子也不再多问,马上安排众人各自吩咐下属寻找新帝下落。其实,要寻找新帝下落,也并非难事,前朝廷本就已丧尽人心,而如今又已崩散。所以,他们只需贴出通缉令,发动天下百姓,就有可能发现他们。再加上起起义军中能人异士众多,自然有精通追踪之人。这批死士虽都是武功高强之人,谨慎行动几乎不会留下任何痕迹。不过由于其人数众多,且有武功并不出众的新帝,所以难免会留下些线索。因此,只需派出那些精擅追踪的人,再结合天下百姓的检举,很快就可将新帝等人找出来。
  这第一步议定,也就该是如何分派人手了,谈及此时,大家都沉默下来。追杀新帝及其死士,显然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新帝虽然施政不怎么样,导致天下大乱,但是他必然也有一批死忠分子。若是去追杀他,不仅要面对他那威力强大的死士战阵,不知要牺牲多少高手。事后必然还要面对他那些死忠份子的刺杀,不知又能躲过几次。而且牺牲如此大,却不见得能多得到多少封赏,反而可能因为实力被削弱,应得的封赏都拿不到。因此,众人对此皆反应平平。
  见众人反应,元更公子自然明白他们心中所想,但一时间也没什么好主意,遂以求助的眼神看向伯武公子和文光公子两兄弟。伯武公子本不想理会,不过却也知必需尽快将新帝及其死士战阵除去。不然,待新帝安置好自身后,派出死士战阵来刺杀,他们这里所有人都难以安身,毕竟他们不可能日后也时时躲在军营之中。
  稍稍思索,伯武公子开口郑重道:“诸位当知,逆贼不可不除,否则必后患无穷。到时他暗中阴谋颠覆,派人刺杀,我等的新朝廷绝难安稳,诸位也绝难安宁,或许哪天就着了道,家破人亡。”他的分析,自然是有道理的,众人也十分认同他的说法。不过,此次追杀新帝,必然会有损失,而且损失不会少,他们不得不为日后多加考虑,所以也不急于发表意见。
  伯武公子从众人神色中看出他们已认同了自己的分析,心中有了些底,继续说道:“这样,我们划分出足够的利益,用于对追杀逆贼的功劳的封赏,并对此封赏制定出合适的分配制度。然后我们就对之前的战功进行封赏,以除各位的顾虑,最后我们再分摊追杀逆贼的人手。同时,我们共同对天盟誓,日后谁若趁别人在这次追杀逆贼任务中实力受损而攻击人家,天下共诛之。如何?”
  众人虽因伯武公子能力太强而不愿他当皇帝,但是却很信服他的各种决策,而他这个建议又确实可说是当下最好的办法,所以皆称许赞赏。见众人敲定计策,元更公子虽心有不快,不过却也赞赏道:“好,既然大家都认为这样合适,那我们就如此决定。事不宜迟,我们现在就总结各家功勋,商议封赏。”
  随后,元更公子便招来一队兵丁,让他们去将那些尚未进入皇宫的起义军将领招来。起义军中,鱼龙混杂,不少军队军纪涣散,一路搜刮民脂民膏,劫掠富户。现在虽然各路起义军都已进入京城,但是这些人却没收敛一点,甚至比之前更加疯狂,毕竟京城的好东西比其他地方多得多。他们分散四处抢掠,生怕比别人慢了,好东西被别人抢走了,甚至连现在这样的朝会他们也不来参加。对此,元更公子虽觉不妥与气愤,但也没有办法,他实在无法约束那些起义军。至于那些军纪严明,禁止抢掠百姓的起义军,也管不了别人,而且他们也想借这些人破坏元更朝廷的形象,所以只好当做没看见。

  一群人在皇宫议政大殿分地位坐好,静待那些未到的起义军将领的到来。不出意外,好半天之后,才终于有人陆陆续续的到来,然后又是好半天,人才终于到齐。这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