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同盟翻脸,王子称汗

中表现出能力,以陛下那种厚道的性格,自然是要给刘忠一个六部侍郎或地方督抚了。

  “既然陛下想要给他户部侍郎,但咱们户部现在可没有侍……咦?叶淇?”李嗣认可陈坤的推断,显得后知后觉地反应道。

  叶淇现在已经被派到山西那边买粮,虽说现在粮价下跌较多,但想要以两钱一石的价格买足十万两银怕是不太可能。

  若是无法完成这个皇差,凭着叶淇早前的所做所为,这个户部左侍郎的乌纱帽大抵是要被陛下摘掉了。

  陈坤看着四下无人,便索性直说道:“叶侍郎是真将陛下当……嗯嗯!若朝廷取消开中法,边地的粮价到时必定水涨船高,从扬州每年收回那大几十万两银子压根就不划算,所以叶侍郎已经失了帝心!此次陛下派他去收银,明眼人都知道是陛下故意刁难,所以叶淇此次前去收粮怕是有去无回了!”

  “本堂在南京任职多年,对盐事亦算是有所了解,叶淇提出的新法确非良策!”李嗣亦是看出其中的道道,便是轻轻地点头道。

  陈坤在升任右侍郎亦是下了一番苦工夫,显得满脸敬佩地道:“其实时下压根不需要进行变法,真按着咱们陛下的方法去做,盐法自然是畅通!”

  “陛下啥方法?”李嗣被绕昏了,脑子突然拐不过弯来道。

  陈坤做了一个无奈的表情,当即讲解道:“自然是打击盐法中的官商勾结,理清扬州的盐弊,让持引者顺利提到盐。若是到了那个时候,朝廷每年新派的盐引价格回归正常,地方百姓正常吃盐,而边储亦是无忧,可谓是一举三得!”

  “扬州的事情可不简单!虽说天下盐官归我们户部统领,但那里的蛀虫早已经是尾大不掉,真敢动他们的肉,他们便敢跟咱们朝廷玩命!”李嗣在南京户部是跟盐官打过交道,不由得苦涩地道。

  陈坤觉得李嗣危言耸听,显得自信满满地道:“他们难道还敢造反不成?即便他们不肯乖乖配合,这不是有王越吗?”

  “王越能平得了湖广,但到扬州恐怕亦是泥牛入海!”李嗣亦是想着天下百姓能吃低价盐,却是苦涩地道。

  陈坤不明白李嗣为何觉得王越清理不了盐事,但仍旧十分自信地道:“正堂大人,那咱们就好好瞧瞧,看王公能否凯旋了!”

  “这盐政其实是真该治一治了,老夫亦是希望王越能凯旋!”李嗣对地方有着更深的见解,便是抬头望向南方道。

  在说话间,两个人已经走进午门,官轿便在前面的广场侯着。

  陈坤知道这个上官确实是有几分忧民之心,便认真地告诫道:“咱们户部今后得好好办差,陛下要打造神盾营的事,咱们户部可真不能像贾俊那般扯后退啊!”

  “这个自然!若不是听你说这么几句,老夫现在都想要上疏辞官回家了!”李嗣朝着前面的轿子走去,显得半开玩笑地道。

  陈坤深深地望了一眼这位上司,敢情亦是经不住考验的人。

  不过他亦是清楚,李嗣不像李敏历职漕运总督告等要紧衙门,即便想要贪那亦得有得贪才是,顶多算得上一条小蛀虫。

  其实很多官员都不可能做到官清如水,但像李敏那样贪的恐怕也很难找到,大多数官员都是节制地捞上一笔。

  今日的朔望朝会影响不小,京城的各个衙门迅速地运转起来。

  原本还想一起将弘治要打造神盾营的事情拖黄,只是现在李敏即将被推上断头台,各个相应衙门终于开始认真起来了。

  工部原本定下的基调是慢慢拖,只是他这边不着急,兵部却已经坐不住了。

  兵部下设武选、车驾、职方、武库四个司。

  车驾清吏司负责全国的马政、驿传、邮符等事务。

  武库清吏司负责掌管全国兵籍及军器,并负责武举考试。

  武选司负责武官的品级、选授、升调、功赏等事务;管理少数民族的土司武官的世系、封赠。

  职方清吏司负责各省的地图,武官的叙功、核过、赏罚、抚恤等,军队的检阅、考验,及关禁、海禁等事务。

  兵部左侍郎何琮现在是代理兵部尚书,刚下朝便将武库清吏的郎中叫到签押房中,直接要求将军械派发给神盾营。

  “部堂大人,咱们现在库里只有几十副重甲,这事只能去找工部的盔甲厂索要啊!”武库清吏的郎中面对这个要求,当即直接叫苦道。

  明朝的兵器制造分由工部和内府监局主管,下辖军器局、兵仗局、火药局等,其中的盔甲厂、王恭厂有工匠9200余名。

  两厂初时由工部侍郎提督,但到成化年间改为郎中管理。

  “何侍郎,这事你得找我们正堂大人,现在咱们这里肯定没有现成的,但生产三千重骑士的兵器这可是大活!”负责盔甲厂的工部郎中当即便是叫苦道。

  何琮没想到贾俊竟然还没有让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