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沾福气

回家去,看看我儿子新华。

  那小家伙现在可好玩了,比月子里也好看了,可稀罕人呢。”

  盛希平怕丈母娘继续训小舅子,赶忙转移话题。

  果然,一听说小外孙的事,王春秀立刻忘了训儿子。

  “那可不是?月子里的孩子一天一个样儿。呦,孩子起名叫新华啊?挺好听的呢。

  走走,咱赶紧看看外孙去。”一提起外孙子,王春秀不自主的就加快了脚步。

  过年这几天,家里客人不断,所以几只狗白天都拴到了后院去,免得狗一直叫唤,再吓着孩子啥的。

  周家人进门,正在厨房忙活的张淑珍一眼就看见了,手里还拿着铲子呢,就出来了。

  “哎呦,亲家过年好啊。”

  “过年好,亲家。你看伱,这大冷天的,你穿着小棉袄就出来了。”

  王春秀抓着张淑珍的手,亲家俩见面,格外亲切。

  “走,咱进屋说话去,你这是忙活啥呢,等会儿我帮你一起。”

  盛连成在屋里,也听见了动静,急忙出来迎接,跟周明远俩人也是有说有笑的进了屋。

  一进外屋,就看见厨房里摆着各色各样的半成品,锅里不知道炖的什么,热气从锅盖边缘冒出来。

  一看就知道,这都是为了今天满月酒预备的,很丰盛。

  王春秀一进屋,就脱了外套,要跟着张淑珍忙活饭菜。

  亲家来是客人,张淑珍哪能用人家干活?好说歹说把王春秀给按住了,坐在屋里歇着。

  “青岚啊,新华睡没睡呢?快点儿抱过来,让他姥娘、姥爷看看。”张淑珍往西屋喊了一声儿。

  “刚醒,正吃奶呢。”周青岚在那屋应了一声儿。

  往常盛新华都是早晨七点来钟起来,玩两个小时再睡觉。

  昨天晚上不知道咋回事儿,半夜起来玩了一阵子,所以到九点了才醒。

  周青岚给孩子喂了奶,换好衣服垫上褯子,这才抱着孩子来东屋,陪父母说话。

  周明远夫妻一见外孙子,喜欢的不得了。

  “哎呀,这才多长时间不见,孩子大变样儿了呢,比七天那时候可好看多了。”

  “来来来,姥姥给挂线啊,祝咱们小新华平安顺遂,长命百岁。”

  王春秀从兜里掏出一桄白线,底端拴上十块钱,直接套在了孩子脖颈儿上。

  挂线,一般是姥娘门儿这头的长辈,头一回见到外孙子,要给孩子挂上一桄白线。

  也有的,是在小娃百天的时候,长辈给挂线。

  大多数人,会在白线底下拴几块钱。

  上回王春秀是孩子七天的时候过来,那时孩子太小没出月子呢,怕伤了孩子就没给挂。

  这次过来,王春秀特地准备好的白线和钱。

  小新华吃饱了也睡好了,这么多人哄着他玩,把他乐得小脚乱蹬,小手也胡乱抓着。

  得亏天冷,那棉袄袖子也长一些,正好把小手盖住了,要不然就这小家伙那手灵活劲儿,保不齐哪一下子就划拉自己脸上了。

  别看小婴儿的指甲软软乎乎的像是没啥危险,实际上又薄又利。

  婴儿的皮肤又嫩,挠一下就是一道血廪子,很容易落疤。

  “来,把孩子给我抱抱。哎呦我的乖外孙哦,可把姥姥想坏了。”

  王春秀看着小新华那个可爱劲儿,喜欢的不得了,直接从闺女手里接过了外孙子,放在大腿上,一手揽着,一手摸了摸外孙的小脸蛋。

  “哎呀,看看我们多胖乎啊,这不得快十斤沉了?一看就知道,你妈这奶好,发旺孩子。”

  老辈人都这么说,产妇的奶好,孩子吃了就长肉会胖。

  要是谁家孩子瘦了噶叽的,人家就会说,产妇的奶不好,不发旺孩子。

  实际上,这个也跟产妇的饮食有关,产妇吃的好,都是有营养的东西,那奶水里营养含量高,孩子肯定长的就好。

  要是产妇成天咸菜大饼子,连鸡蛋都吃不着几个,她自己都吃不着有营养的,又哪来的好奶水喂孩子?

  周明远夫妻难得见着孩子,都喜欢的不得了,王春秀抱着,周明远也凑到跟前儿逗孩子玩。

  当然,这男人稀罕孩子,就那么一小会儿,逗弄两下稀罕够了,周明远就去跟盛连成和盛希平说话聊天。

  张淑珍让周青岚陪着王春秀在东屋坐着哄孩子,自己则是出去,领着俩闺女赶紧忙活饭菜。

  十点多钟,客人陆续进门。

  王家川、郑先勇、老胡、陈世良、高大强这些人,有的领着媳妇孩子,有的自己一个人。

  众人手里多少拎点儿东西,什么罐头、麦乳精,或者点心、布匹之类的。
>